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日前,有關小康股份旗下賽力斯與華為合作的AITO問界M5車型,將于3月份實現大批量交付的消息備受關注。
2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聯系小康股份,其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在協調各方資源,來縮短交付時間。”對于具體的交付量,該工作人員稱:“這要看我們后續的產銷快報。”
作為去年底AITO品牌正式發布的首款科技豪華智能電驅SUV問界M5,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向《證券日報》記者談道:“當前整個汽車產業鏈的交付時間都比較長,尤其受缺芯影響,交付時間延長已是普遍現象,小康股份三個月左右的交付時間還算不錯。”
新能源車型交付提速
“這是一款增程式電動車,它的續航里程很高。”上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據小康股份官網顯示,問界M5在滿電滿油WLTC工況續航里程達1100+公里。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告訴記者:“這款新車型是在此前賽力斯老車型的生產線上生產,主要零部件的供應商也多和之前的一樣,因而其開發難度及費用都較低,相對而言三個月左右的交付時間具有合理性。”
此外,業內多認為,華為對AITO問界M5實現從產品定義、品控到渠道銷售全鏈條賦能,配套上強大的核心技術實力、制造能力和優質的供應鏈體系,成為其兌現交付承諾的關鍵。
值得關注的是,在與華為合作探索新能源及自身的業績上,小康股份當前的狀況并不樂觀。
公司公布的2021年年報預告顯示,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虧損15.5億元-19.5億元。
對于業績下滑,小康股份表示,雖2021年賽力斯新能源汽車銷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長,但銷售尚處于爬坡階段,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攤銷增大,研發投入、人工成本、營銷渠道建設費用的持續增加,導致該業務板塊影響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約-14億元,虧損再度擴大。
小康股份加速新能源布局
在新能源這條賽道上,小康股份正鉚足勁加速布局。上述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在與華為的合作仍主要聚焦新能源汽車領域。”
作為一家傳統車企,事實上除與華為合作外,小康股份近年來在新能源領域上沒少下功夫。據了解,近期在公司的臨時股東大會上,有關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的系列議案獲得與會股東高票通過。
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公司擬在A股市場定增募資不超過71.3億元,投向于“電動化車型開發及產品平臺技術升級項目”“工廠智能化升級與電驅產線建設項目”“用戶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在電動化車型開發及產品平臺技術升級項目方面,公司認為該募投項目具有明顯的必要性。
隨著造車新勢力的迅速崛起以及傳統車企的加入,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每年推出的車型不斷豐富。在此背景下,公司近年來持續加大新能源汽車的研發投入,并成功推出了多款新能源汽車車型,雖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及AITO問界M5相繼推出,但與行業先進企業相比,公司目前的新能源汽車車型還不夠豐富,車型布局與競爭對手還有一定差距。
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各細分領域中,20萬元以上的智能電動汽車細分市場持續火爆,合資車企、自主車企紛紛持續推出該價格區間的智能電動汽車產品,不斷拓展、爭奪該細分市場。
除募資外,近兩年小康股份在研發上的投入明顯加大。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2017年小康股份的研發費用為4.68億元,此后該數字逐年增加,至2020年,小康股份的研發費用達8.37億元。
張翔表示:“當前新能源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小康股份要考慮開發新車型,或者為別的車型做代工,因為新車型開發投入挺大。”
(編輯 崔漫 白寶玉)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