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股份(002203.SZ)或迎來其第四次擴張機遇。
作為銅加工企業,海亮股份依靠全球供應鏈等優勢,克服銅原材料漲價,今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增長43.52%、70.09%。
近日,為開拓新能源領域,海亮股份公布擬投資89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同時正論證國外建設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可行性。上述項目投產后,海亮股份將大規模進軍新能源產業鏈。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海亮股份正處于第四次周期性擴張期。此前十幾年公司經歷三次營收大幅增長,幾乎間隔均在五年左右。此次海亮股份主動進軍新能源領域或將縮短業績周期。
目前海亮股份國內外共有十九大生產基地,借助規模、全球供應鏈優勢,以及進軍新能源等新興行業,公司的盈利能力或將持續增加。
89億投建鋰電銅箔搶抓擴張機遇
“雙碳”背景下,海亮股份擬在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核能等新能源領域,開發、生產其所需的銅基新材料,作為公司又一項重要發展方向。
11月7日晚間,海亮股份公告,擬在甘肅蘭州新區設立控股子公司——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暫定名),投資人民幣89億元(其中流動資金20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高性能銅箔材料項目(暫定名)。
項目分三期建設,每期5萬噸。項目投產后,公司將形成鋰電銅箔12萬噸/年,標準銅箔3萬噸/年。并且公司此次項目產品主要為6μm、4.5μm鋰電銅箔,滿足鋰電池高性能極薄銅箔需求。
同時海亮股份正進一步加快境外銅箔市場詳細調研,全面論證歐美、東南亞地區建設年產10萬噸銅箔項目的可行性;公司還將積極尋找優質的銅箔生產企業的合作和并購機遇。公司海亮集團將向新能源銅基材料傾斜資源,可通過認購公司定增股份或對該項目公司增資等方式,保障項目建設資金需要。
此前海亮股份主要產品為銅管、銅棒、銅排,廣泛應用于空調和冰箱制冷、建筑水管、海水淡化、艦船制造、核電設施等行業。不過近年來,積極研發新產品,其產品已進入新能源汽車、風力光伏發電、電子通信、半導體、軍工等戰略性新興行業產業鏈。
今年上半年其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海水淡化、工業系統、銅水管等領域的產品銷量近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64.08%,17.70%、39.60%、28.47%、16.05%。
此次項目投產后,海亮股份將進軍和深耕新能源產業鏈,拓展產品應用領域,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增強公司發展潛力。
克服原材料漲價凈利增七成
作為全球最大的銅管棒生產企業,海亮股份深耕銅加工行業30余年。
在銅行業周期性下,海亮股份近十幾年來共抓住了三次機遇,使得規模大增。第一次,2005年和2006年海亮股份營收分別邁過30億元、60億元關口;2010年和2011年連續兩年大增后,公司營收邁過百億關口;2016年起跳后,2018年突破400億元關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海亮股份的業績周期大約在5年左右,而由于疫情因素影響,時間縮短至兩年左右,公司再次顯現爆發式增長。
今年前三季度,海亮股份實現營收495.37億元,同比增43.52%,凈利潤9.23億元,同比增70.09%。
值得一提的是,海亮股份兩次成功在景氣度上升之前完成重大收購。其中2014年以6.6億元收購海亮環境100%股份、2016年以1.19億歐元收購諾而達銅管100%股權、2019年以1.19億歐元整合KME集團旗下銅合金棒和銅管業務。
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安徽、廣東、四川、重慶等國內省市及美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越南、泰國等海外國家擁有十九大生產基地,公司規定今后國內每個生產基地的生產能力必須在10萬噸以上。
海亮股份作為銅加工企業,主要盈利模式為通過相對穩定的加工費獲取毛利。而依靠上述規模優勢、全球供應鏈優勢,以及進軍新能源汽車、風力光伏發電等戰略性新興行業產業鏈,公司克服了原材料漲價的成本壓力。
今年前三季度海亮股份毛利率達3.91%,較去年末的3.61%進一步提升。
并且海亮股份還在進一步提升產能并改造生產線,精密銅管產能增加有可能接近翻番。
今年海亮股份自主研發的第五代精密銅管低碳智能制造技術首條生產線已投入試運行。根據公司可行性研究測算,該成果全面應用后,公司精密銅管生產能力由79.8萬噸增加至131萬噸,經營業績在現有基礎上增長超14億元。
上述項目實施,將使海亮股份產品成本優勢更加突出。(記者 李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