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6月末,雙匯發展貨幣資金為52.04億元,較2020年12月末的84.86億元下降8.09%,該公司解釋稱主要是期內分紅所致。
日前,深交所向河南雙匯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雙匯發展,000895.SZ)下發半年報問詢函,直指六大問題,包括國外采購必要性及關聯方采購價格、大額現金分紅、短期債權投資和預付非流動資產發生較大變動的原因及情況、營收與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同比變動“背離”的原因等。
其中,關于國外采購的必要性以及關聯方采購價格情況、大手筆分紅兩大問題尤為值得注意。而此次問詢,或令幾月前曝出的雙匯“父子爭斗”事件再次發酵。
梳理歷年財報《投資時報》研究員發現,雙匯發展向控股股東羅特克斯有限公司(下稱羅特克斯)及其子公司采購分割肉、分體肉等產品始自2014年,正是原“雙匯國際”完成美國公司收購次年。通過羅特克斯及子公司采購金額也呈波動上升,由2014年的8.86億元增至2019年的58.68億元,2020年又一躍升至120.84億元。若結合2021年上半年數據,7年半時間合計采購達367億元,而交易定價均為協議約定。
至于分紅,由于2019年原控股股東雙匯集團被吸收合并,合并后羅特克斯持股73.41%,成為控股股東。按對應年度持股比例計算,僅2019年、2020年,羅特克斯就從分紅中獲益24.37億元、56.53億元,收益不菲。
而2020年10月,雙匯發展剛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資70億元,其中1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那么,前面募資后面又大筆分紅,這種高派現是否影響公司發展?結合采購問題又是否存在利益輸送?這都需要雙匯發展一一給出回復。
采購疑云
根據問詢函,2021年上半年,雙匯發展國內外采購281.31億元,其中國外采購84.76億元,占比30.13%。期內,該公司向控股股東羅特克斯及子公司采購分割肉、分體肉、骨類及副產品60.63億元。而羅特克斯下屬的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下稱史密斯菲爾德)是全球最大豬肉加工商及生產商之一。
據深交所要求,雙匯發展需結合國內外采購模式、采購價格、其他同類商品的價格水平,說明期內從國外采購必要性、合理性以及定價公允性;國外采購實際來源于史密斯菲爾德金額及采購占比、選擇通過羅特克斯或其他關聯方而非直接向史密斯菲爾德采購原因及合理性;向羅特克斯等關聯方采購價格是否公允等。
事實上,梳理雙匯發展歷年財報不難發現,該公司向羅特克斯采購始自2014年,而這一年正是雙匯國際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的次年。2013年9月,雙匯國際以71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彼時這筆中國企業對美國公司“蛇吞象”收購,引發全球范圍內關注。2014年,雙匯國際更名為萬洲國際(0288.HK),在港交所上市。
公開資料顯示,羅特克斯主營業務為進出口貿易、投資和控股公司的業務。從股權結構來看,目前萬洲國際間接持有羅特克斯100%股權,羅特克斯持有雙匯發展70.33%股權;史密斯菲爾德為萬洲國際間接全資附屬公司。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雙匯發展向羅特克斯采購分割肉、分體肉等8.86億元、16.99億元、41.91億元、31.08億元、24.10億元,占同類交易金額比值分別為2.33%、4.80%、9.57%、7.33%、5.41%。
而上述各年度,雙匯發展向羅特克斯關聯銷售凍肉、肉制品7814萬元、3283.66萬元、4282.54萬元、4806.06萬元、4609.05萬元,占同類交易金額的比例多不超過0.1%。關聯采購與銷售金額,兩者落差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年報中,僅顯示出2015年雙匯發展直接向史密斯菲爾德關聯采購3.81億元,占到同類交易的1.08%,而在其余年度,重大關聯采購一方均為羅特克斯。
時至2019年,雙匯發展向羅特克斯及子公司關聯采購58.68億元;而到了2020年,該指標一躍而至120.84億元,占同類交易金額比例升至19.71%。如若加上2021年上半年的60.63億元,7年半時間,上述合計采購約367億元。交易定價原則均為協議約定。
前腳募資后腳高派現?
問詢函提到的另一大問題關于分紅。
根據半年報,截至2021年6月末,雙匯發展貨幣資金為52.04億元,較2020年12月末的84.86億元下降8.09%。公司解釋稱,主要是期內分紅所致。
2020年,公司現金分紅金額高達80.38億元(含稅),而該年歸母凈利潤62.56億元,現金分紅占到了歸母凈利潤的128.49%。即便梳理過往數據,也不難發現,此次分紅可謂“大手筆”。
年報顯示,2014年至2019年,雙匯發展現金分紅31.25億元、41.24億元、69.29億元、36.30億元、47.84億元、33.19億元,分別占到歸母凈利潤77.35%、96.92%、157.30%、84.03%、97.4%、61.04%。數據來看,2020年公司高派現所占歸母凈利潤比例僅次于2016年,且比值均超1倍多。
高派現無疑讓大股東尤為受益。《投資時報》研究員梳理數據,發現,2016年至2018年,羅特克斯均為第二大股東,位列雙匯集團之后,持股比例為13.98%。2019年,雙匯發展通過向雙匯集團的唯一股東羅特克斯發行股份,對雙匯集團實施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后,羅特克斯成為直接控股股東,持股比例73.41%。
按持股比例計算,2016年至2020年,羅特克斯或分紅收益9.69億元、5.07億元、6.69億元、24.37億元、56.53億元,五年合計102.35億元。顯然,直接控股后,現金分紅給羅特克斯帶來不菲收益。
但問題是, 2020年10月,雙匯發展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70億元,其中13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據此,深交所要求該公司說明,募集資金并補充流動資金的同時,大額現金分紅原因;2020年大額分紅是否導致流動資金短缺,是否影響公司業務的良性發展。
事實上,2015年以來,雙匯發展資產負債率已呈波動上升態勢,由2015年的22.71%逐年遞增至2019年的40.23%,后雖降至2020年的30.46%,但到了2021年上半年,該指標又掉頭向上為34.48%。
此外,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其他流動資產、其他非流動資產期末余額為8.80億元、5.23億元,其中分別涉及到短期債權投資4.46億元、預付非流動資產采購款5.15億元,均較期初余額大幅增長80.86%、329.32%。短期債權投資的投向、期限、是否保本、是否來源于募集資金;預付非流動資產采購款的形成原因、時間、涉及交易內容等,深交所也要求該公司一一說明。(王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