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基金因連續超過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而退出“舞臺”。至此,年內宣布清盤的公募基金數量達160只,較去年同期的97只增長了65%。
上述160只清盤基金來自于興銀基金、華安基金等56家公募基金公司,其中多數中小公募清盤基金數量不足10只,少數頭部公募清盤基金數較多。具體來看,中銀基金、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建信基金、華安基金、創金合信基金這6家公募年內清盤基金數量超過了5只;其中,南方基金清算的基金數量最多,有15只。
基金類型上,年內清盤基金中,有71只為債券型基金,占比達45%,其中包含了38只中長期純債基金、19只偏債混合基金等;另有22只股票型基金、32只靈活配置型基金,以及數只貨幣型基金與QDII基金等。
根據記者梳理,基金清盤主要原因有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規模或持有人數量觸發終止條款、基金管理人與基金托管人職責終止后無人承接,以及合同約定的其他清盤條件。
根據公告,年內清盤基金中,有83只基金因資產規模原因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而被清盤,77只因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而清盤。
相比之下,中小公募清盤多因產品規模小。南方基金年內清盤的15只基金中,只有4只為觸發約定的合同終止條款(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或1億元)而清盤。而中銀基金旗下觸發合同終止條款(資產凈值連續6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或者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而清盤的基金多達5只。此外,中銀季季紅定開債本月1日宣布存在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至8月31日,該產品基金資產凈值已連續50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這意味著,若這一情況持續到本月14日,該產品將進入清算程序。
有基金人士稱,中小公募旗下產品容易觸發規模紅線的原因是,為符合成立條件,部分產品發行時就與一些資金達成注資約定,一旦這類資金撤出,而產品業績或其他因素不足以吸引持有人入場,基金規模將持續縮水,進而因規模小而觸發清盤。很多債基與混合型基金是機構定制產品,一旦機構撤資,產品也很容易觸及清盤紅線。“從近年的情況看,公募‘保殼’動力變弱,基金清盤出現常態化趨勢;而對于公募基金來說,規模小、業績不佳的基金‘出清’加速,也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截至目前,規模不足5000萬元的存量公募基金有780只。按照規定,開放式基金若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向證監會報告并提出解決方案,如轉換運作方式、與其他基金合并或者終止基金合同等。 (記者 詹鈺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