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延誤,發家致富?近日,一起航延險詐騙案引發高度關注和激烈爭論。
6月9日,南京市公安局發布消息稱,近日鼓樓警方成功偵破一起航班延誤保險詐騙案,從2015年至今,嫌疑人李某通過虛構行程并購買航延險,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約300萬元理賠金。
根據警方通報,李某除了使用自己的身份,還從親朋好友處騙來20多個身份證號和護照號,使用不同身份購票并大量投保航延險,每次購買機票都要用四五個身份,每個身份最多購買30份到40份航延險;她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會購買延誤率高的航班;同時,密切關注航班信息,伺機退票索賠。據了解,購買一份航延險大約花40元,航班延誤的賠付金額在300元到2000元不等,如果延誤時間長,賠付金甚至可高達七八千元。
一時間,爭議聲四起。有人認為,李某獲賠300萬元憑的是智慧和實力,她能獲賠的根本原因是保險公司的產品設計和風控存在漏洞,李某只是利用了這個漏洞;也有人認為,李某使用多個身份多次虛設行程騙取保險金,實際并未乘坐飛機,主觀客觀上都構成了保險詐騙。
對李某是否構成詐騙罪,尚需最終看法院的判決,筆者在此不展開討論。但除道德上的爭議外,筆者認為,還有幾點值得深思,且都事關險企風控工作。
第一,李某多次投保和理賠,時間長達5年,理賠將近900次,意味著大約平均2天就有一次理賠,平均每次理賠金額達3300元,為何長達5年才有保險公司發現異常?
第二,從李某投保和理賠的過程看,其都是虛構行程,但確實購買機票并退票,若有航班延誤則申請理賠。為何這種明顯的異常行為并未引起相關公司的注意?一般航延險在設計時會要求被保險人真實乘坐飛機,對反復多次購票再退票的現象,保險公司是發現不了,還是沒去發現?
第三,為何每個身份可以投保三四十份航延險?這是否留下了謀利空間?保險的原則之一是損失補償原則,如何科學界定航班延誤的損失?
事實上,李某案并非個例。此前,上海市也破獲了一起航延險詐騙案,涉案金額超2000萬元。再進一步看,在其他一些高頻、低額的碎片化互聯網保險領域也容易發生詐騙案,例如互聯網財險的明星產品退貨運費險,也發生過虛構交易并退貨來實施詐騙的現象。
從航延險來看,險企面臨保費低、渠道費用高、賠付率高等多重困境,不少公司是“賺了吆喝、賠了買賣”,也有部分險企退出了該市場,而從消費者的角度看,這些保險并不能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甚至有人抱著“小賭怡情”的心態購買航延險,逆選擇傾向十分明顯。網上曾流傳不少薅航延險羊毛的“攻略”,更糟的是,產品設計和風控的漏洞導致少數人實施巨額詐騙,侵害險企和其他消費者利益。
盡管如此,航延險存在有其自身意義。小額碎片高頻的保險,在合適的場景中能帶來巨大的流量,做大保費規模,同時,高頻保險對普及保險知識以及保險公司獲客都會有所幫助。但產品的優勢只有在良好的產品設計和風控手段下才能呈現。必須強調的是:保險產品的設計如何不斷完善;大數據、區塊鏈這些技術如何在提升風控水平、防止保險詐騙等方面真正發揮作用,只有回答好這兩個問題,產品才能“活”得長久,市場才能做得大,走得遠。(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