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穩則經濟穩。虎年春節以來,工業穩增長迎來強勁開局。各地重大項目建設火熱啟動,制造業投資開足馬力。與此同時,有關部門密集調研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謀劃工業穩增長新舉措。地方也陸續敲定2022年穩工業硬任務,四川、湖南、廣東、江蘇等工業大省更是鉚足干勁,充分發揮穩增長的“壓艙石”作用。其中,針對重點行業企業精準施策,擴大制造業投資,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成為關鍵發力點。
虎年開局以來,各地涌動著開工復產熱潮。工地上熱火朝天,車間里熱度不減。
正月初七,春節后首個工作日,湖南省長沙市寧鄉經開區吊塔聳立,機器轟鳴,項目建設一片繁忙景象。當天,華潤怡寶二期、楚天科技五期、彼聯科技等19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
“聚力工業經濟穩增長,我們已經精準鋪排全年項目計劃,明確每個項目建設投資額和目標,確定時間節點和幫扶隊員,正在全力加速推進。”寧鄉經開區有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2022年經開區計劃鋪排市重大項目60個,其中新建項目35個,續建項目25個;年度計劃投資189.86億元,同比增長11.09%。
起步就要提速,開局就要爭先。
擴大制造業投資,是穩工業的重要發力點。春節后開工第一周,江蘇、廣東、四川、湖北等多個工業大省開足馬力,吹響重點產業項目建設集結號。
廣州開發區48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39個,投資總額38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營業收入約1074億元;江蘇蘇州工業園區簽約、開工、竣工投產項目達到184個,總投資近千億元,涵蓋研發服務、先進制造、科技創新等領域;四川省政府召開1月份工業經濟運行專題會議,謀劃制造業企業招商引資“百日攻堅”行動。
企業強,產業才能強。不少企業也在鉚足干勁開新局。
作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早立下年度發展“任務書”:2022年將在基礎軟件細分領域加快研發迭代產品,加快一云多芯云計算產品升級項目,深耕電力等行業,培育更多技術專家和技術工匠……公司董事長助理、政府事務總監龍賽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麒麟信安正不斷加大科研投入,預計2022年一季度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將有所增長,實現“開門紅”。
2021年,我國工業經濟持續恢復,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但不容忽視的是,工業經濟穩定恢復的態勢并不牢固。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杰近日表示,經濟和貿易增長動能減弱,國內供給約束隱憂仍存,消費和投資需求依然偏弱,一季度工業經濟仍然面臨著較大下行壓力。
如何承壓而上、穩健前行?記者注意到,圍繞工業穩增長,有關部門近日展開密集調研,并組織召開工業經濟運行座談會。
2月10日至12日,工信部黨組書記、部長肖亞慶赴江蘇省南京市、蘇州市調研中小企業和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肖亞慶強調,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和增長引擎,要把工業穩增長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壓緊壓實責任,主動擔當作為,全力以赴促進一季度工業經濟平穩運行,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做出應有貢獻。要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和項目建設,擴大制造業有效投資,鼓勵支持企業實施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改造,積極發展新模式新業態,培育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
2月9日至11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帶隊赴四川調研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情況。辛國斌表示,要堅決扛起促進工業穩增長的政治責任,推動政策落實,引導消費投資,著力助企紓困,加強協調保障,強化監測調度,努力保持工業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不少工業大省也迅速行動,早部署早落實,推出一系列工業穩增長實招。其中,針對重點行業企業精準施策,擴大制造業投資,大力培育專精特新企業,成為關鍵發力點。
四川日前發布《關于工業穩增長促發展的若干措施》,強調推動重點行業和領域穩增長。充分發揮清潔能源、動力電池、晶硅光伏、釩鈦、存儲、新型顯示、軟件、優質白酒、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的支撐作用。突出重點企業骨干作用。省級重點聯系培育100戶培優企業。深化“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支持創建國家級“領航”企業,推進企業兼并重組、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此外,河南強調,實施制造業投資萬億提升工程,推進新技改提升行動,提振制造業投資,穩增長、增后勁,筑牢工業經濟基本盤。力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250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
立足長遠,不少地方敲定了2022年穩工業硬任務。根據地方政府工作報告,湖南提出凈增1000家以上規模工業企業、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廣西提出力爭工業投資增長20%以上。遼寧提出制定實施三年行動方案,以工業振興引領全面振興,加快建設“數字遼寧、智造強省”。黑龍江提出出臺工業振興實施意見,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運行研究室主任喬寶華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盡管整體承壓,但工業經濟穩定恢復的總體態勢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實現平穩健康發展還有許多積極因素,譬如保供穩價政策發力促進供給約束緩解,工業產能將加速釋放。在穩企惠企政策帶動下,工業企業活力和盈利能力不斷增強。
喬寶華表示,下一步,需抓實抓細各項穩增長措施,強化生產要素保障,穩定能源原材料供應,暢通工業經濟循環。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快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重大項目落地見效,推動企業加速向智能化綠色化數字化轉型。同時要穩定企業發展預期,研究并適時出臺部分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續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提振企業發展信心。(班娟娟 郭倩 白田田)
責編:張靖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