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制作、網絡主播、文案寫手……平臺經濟、共享經濟蓬勃發展,孕育出豐富的就業方式,靈活就業也成為當下年輕人的就業新選擇。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160多萬人,較2020年增加近3倍。(2月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靈活就業破2億,這絕對是一個值得記錄的里程碑。互聯網的興起,為靈活就業提供了廣闊空間和無限可能。不過這種靈活就業,可不同于昔日的“臨時工”。雖然說在形式上都很“靈活”,但它比過去線下打零工更加富有想象力。
首先,很多靈活就業崗位和工種,都是以前所沒有的。比如視頻主播、網文博主、外賣小哥這些都是隨互聯網而生的。其次,互聯網時代很多靈活就業項目也確實更加“靈活”,利用業余、空閑時間,在家甚至只憑一部手機就能“開工”,所受時間、場地等限制更少。再者,現在的靈活就業一般要比過去的線下兼職“技術含量”更高。過去打零工,大多是些單純消耗時間和力氣的簡單勞動,而今很多靈活就業玩的都是“知識付費”,兩者不可同日而語。
如一位大學生所言,“選擇靈活就業不等于找不到工作,也不是隨便‘打零工’,而是一種全新的就業模式。”相對于過去人們眼中那種“傻大黑粗”,高投入、低收益還不穩定的“臨時工”,靈活就業稱得上是一種質的躍升。
如今,靈活就業在我國風生水起、蓬勃發展,從業人數超2億之眾,恰恰說明這種新就業方式受到的勞動者和市場的“雙向認可”,有其不可多得的價值所在。
一方面,靈活就業為人們提供了就業新選擇和副業新方向。這讓成千上萬的人無需固定單位及朝九晚五的工作就能養活自己。如網約車司機、網店主及五花八門的自由職業者或稱“自雇”群體。同時也給許多傳統職場人士增加了新的收入途徑。上班兼職兩不誤,何樂而不為?
另一方面,對于不少用人單位來說,靈活就業這一用人渠道也讓它們青睞有加。據中國人民大學靈活用工課題組等發布的《中國靈活用工發展報告(2022)》藍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有61.14%的企業在使用靈活用工,比2020年增加5.46%,企業傾向于擴大靈活用工規模。
因為相較于傳統的長期就業模式,靈活就業的優勢在于相對寬松的準入和退出機制,這對勞動者和用人單位而言都是一種“松綁”。對求職者而言,靈活就業獲取工作機會的門檻更低,不合適也可以隨時離職;對企業來說,在選人用人以及如何用、用多久等方面也都比較靈活。因此,無論是求職者還是企業,靈活就業都為其提供了更多的嘗試空間和選擇機會。
此外,從宏觀角度來看,靈活就業的發達不僅能夠有效紓解就業難題,減少失業問題,還增加了家庭收入和社會財富,并激活了人力資源和市場,發展了新經濟、新業態,讓國民經濟更有活力,使高質量發展更有動力,可謂利國利民。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扶持、引導和保障,讓靈活就業發揮出更大效能,更多造福公眾和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