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道路運輸管理部門完成了各區“四好農村路”示范鎮、示范路的檢查驗收。最終,全市15個鎮被命名為上海市“四好農村路”示范鎮,185條公路被命名為上海市“四好農村路”示范路。浦東的新場鎮和惠南鎮獲評上海市“四好農村路”示范鎮,曹治路等21條道路晉級“四好農村路”。
這21條“四好農村路”分別是:祝橋鎮的星勤路、康橋鎮的康恩路、航頭鎮的龍豐路、新場鎮的曹治路、蓮航路和航三支路、金橋鎮的佳樂路、合慶鎮的朝勤路、川沙鎮的界龍大道、惠南鎮的遠東村東路、幸新路、團結路和大治河路、宣橋鎮的五豐路、合慶鎮的躍豐路、萬祥鎮的友心路、曹路鎮的新光東支路、曙啟路和永新路、泥城鎮的人民路以及張江鎮的長美路。
為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2021年新區結合實際,以探索適應上海城市定位和特色的農村公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核心目標,緊密圍繞培育良性可持續發展的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環境,持續推動農村公路治理體系改革創新與治理能力提升,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品質優良、治理有效、服務優質”的“四好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體系,將規范化、高效化、智能化管理要求貫穿農村公路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和統籌城鄉發展。
浦東新區公路管理機構建立了有力的資金保障支撐和互助共享、平急結合的應急保障支撐體系。區級層面編制了養護檢查考核辦法、大中修管理辦法等,制定道路巡查、橋梁檢查、信息管理等制度,與養護作業規范一并收錄在《浦東新區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指南》。建立了六大治理機制,即分級分類管理機制;陪伴式全方位賦能市場主體培育機制;以路域黨建為引領的“農村公路+”公共參與機制;“四位一體”綜合養護機制;化零為整、長短結合的招投標管理機制;以績效導向、與工作量掛鉤的考核機制,有效促進了農村公路長效管理。2021新區實際完成113.08公里提檔升級(其中106公里為本市民心工程),完成率105.92%。
新區在“四好農村路”的建設中,將自然生態、產業發展、歷史人文等元素融入農村公路建設、管養全過程,積極探索“農村公路+旅游+現代農業”融合發展,打造農村地區旅游路、產業路,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有力支撐,涌現出宣橋鎮五豐路、新場鎮曹治路、川沙鎮界龍大道等一批農村公路發展助力鄉村振興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