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界又有王炸出現,衛龍辣條要上市了,估值600億元。如今6家A股零食業的上市公司,沒有一家市值超過300億元,龍頭良品鋪子市值是175億元,三只松鼠147億元,恰恰食品280億元,小小辣條一家單挑零食業三巨頭。辣條成癮,果不其然。而廉價的辣條稱王,是否也意味著消費的又一次降級?
提起辣條,消費者最容易聯想到的是小時候的味道,那是校園外零食攤前孩子們用零花錢解饞的故事。曾經,辣條主要集中在中小學校周邊銷售,青少年兒童特別是中小學生是主要消費群體。隨著這一撥孩子長大了,辣條生意也從校門口走入超市和線上。不只是孩子在吃,工作的年輕人也吃,支撐起一個日漸龐大的生意。
辣椒雖然不是原產于中國,但自從南美洲傳過來,對于我們這個副食匱乏,粗茶淡飯的農業國就是最好不過的下飯佐料。據考證,中國人吃辣椒始于清初,那一時期改朝換代的禍亂剛剛平定下來,清政府調整了稅負,廢除了人頭稅,攤丁入畝,等于是放松了對最底層農民人身控制,也抑制住了士紳階層對土地的兼并。
又加上從南美洲流入的土豆和玉米開始在中國的廣袤的旱地和山坡地上種植,中國人口迅速增長。食品中增長的主要是主食,連曹雪芹那樣的落魄文人都是“舉家食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條件難言改善,下飯的辣椒也就流行開來?!八拇ㄈ瞬慌吕保先死辈慌?,貴州人怕不辣”,如今,也是素來以能吃辣愛吃辣聞名的南方人對辣條貢獻最大。
辣條在現代社會的流行,其實也離不開它的廉價特質。面筋多孔,材質疏松又富于彈性,是承載辣味的最佳載體了。以廉價的面筋承載最為刺激感官的調味品,這是最高性價比的配方組合。成本低售價也低,正好在中小學生中打開市場,于是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辣條永遠是5毛錢一包的。
不過,隨著辣條進入超市,且在大型綜超中都占據了顯眼的位置,價格早就不是當年的價格了。但明顯的成本優勢仍使之穩坐辣味零食里的性價比之王的位置,遠低于以牛肉、鴨脖和鳳爪等為原料的麻辣零食。
或許正因為面筋成本低廉,和肉類原料有著巨大的價格差距,辣條才在定價中有更大的余地,也利潤豐厚。比如一般的個體戶做手工辣條,成本主要就是面、油、和各種調料,一斤成本三塊多錢,小縣城都能賣到8元一斤。如果一二線城市可以賣10多元一斤,一天賣個幾十斤,就比外出打工強。于是很多人餐飲創業就選擇從辣條開始。至于企業層面,利潤空間普遍超50%,引得全國范圍內千余家面筋廠“逐鹿辣條”。
這些面筋廠主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湖南,那里是消費者聚集的地區,另一個是河南漯河,那里是小麥的主產地,食品加工業聚集的地方。
辣條配料表
辣條的發明還有一段故事,1998年大洪水讓湖南平江縣的大豆減產,三位平江豆干業者苦無原料,于是嘗試用面粉作原料,結合平江麻辣豆筋、麻辣醬干的風味特點制作出了辣條。
如今僅湖南平江一縣辣條年總產值200億元,占湖南面筋食品銷售量的2/3,占全國面筋食品銷售量的40%。平江因此被稱為中國辣條之鄉,當地大力發展麻辣零食業,還建有辣條博物館。
衛龍的創始人劉衛平、劉福平兩兄弟也是平江人,他們是平江第一代的辣條人,也是最早從發明地轉到河南漯河建廠的。能做到“辣條一哥”,除了借力于河南面粉的原產地優勢和漯河食品業一條龍的配套優勢,他們也借助了辣條崛起中的幾次公關危機。
辣條這種最早出現在零食攤位的食品,先天就帶有草根性質,缺乏監管往往伴生以食品衛生的問題。2005年央視曝光了湖南一家生產辣條的地下黑作坊,衛生環境極其惡劣。劉衛平從中看到了機會,邀請到專業的攝影團隊拍攝車間內部流水線及工作情況。后來衛龍還請了趙薇、楊冪為旗下新品代言,在一片蕪雜的小作坊中樹立了自己鶴立雞群的形象。
既然是麻辣上癮食品,除了麻辣佐料,還少不了工業添加劑,當某種辣條被檢測出20余種添加劑后,辣條業又遭遇了一次危機,垃圾食品的帽子很難摘掉了。但這時零食業已經涌現出一批上了規模的大企業,它們紛紛站出來,以自己的商譽做擔保,樹立負責任的企業形象。
對于辣條業,垃圾食品的帽子反而成了衛龍的護城河,每當消費者因為垃圾食品而躊躇的時候,他們最先想到的反而是“行業一哥”的信譽。但實際上,衛龍也被爆出過食品安全問題,只不過它的規模和聲譽,還是讓消費者稍許安心。
近年來,食品行業都經歷了不小的挫折,零食業巨頭的生意都不好做,估值也不再堅挺。衛龍今年5月就向港交所遞過上市申請,這是第二次了。雖然豬肉價格暴跌,肉類整體盤整,可我們很少看到零食降價的消息。物價越來越高,辣條成了解饞的杠把子。這或許就是衛龍單挑零食業三巨頭的背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