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央行發布10月金融統計數據。數據顯示,10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回升,10月社融增速低位暫穩,新增信貸超過去年同期。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下一階段,宏觀政策要繼續做好跨周期調節,加大力度提振內需。貨幣政策繼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提升前瞻性和自主性,應對好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加大結構性政策力度,運用好新出臺的碳減排支持工具,促進貸款規模增長和結構優化,增加有效投資,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M1持續回落,M2同比增速回升
央行數據顯示,10月末,M2余額233.6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高0.4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低1.8個百分點。狹義貨幣(M1)余額62.61萬億元,同比增長2.8%,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個和6.3個百分點。
溫彬指出,考慮各項因素,導致M2回升的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上年同期基數的回落,去年10月M2同比增長10.5%,漲幅較前值回落0.4個百分點,基數有所降低;
二是信貸派生能力增強,本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262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64億元,提升了貨幣創造能力。
溫彬同時指出,然而,在傳統繳稅大月和政府債券發行有所加快影響下,本月新增財政存款1.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50億元,導致貨幣回籠力度加大,不利于M2回升。本月M1增長2.8%,比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延續了今年以來的持續回落態勢,反映出企業經營活動偏弱。
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房地產信貸環境改善
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8262億元,同比多增1364億元。10月份住戶貸款增加4647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42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221億元;10月末,個人住房貸款余額37.7萬億元,當月增加3481億元,較9月多增1013億元。
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310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28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190億元,票據融資增加1160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583億元。
溫彬表示,本月信貸和社融增速企穩,增量略超預期,體現了金融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但從結構上看,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不夠理想,政府債券發行雖然有所加快,但仍不及市場預期。近期,能源和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對部分中小企業形成沖擊,M1的持續回落和信貸結構的變化也印證了企業經營偏弱和實體經濟需求回落,經濟增長壓力有所加大。
江海證券表示,雖然房地產調控未明顯放松,但是當前針對房地產企業流動性的壓力已在邊際緩和。
招商證券表示,預計四季度房地產信貸增量占比超過30%,全年增量占比回升至22%左右。
政府債券支持社融增長
數據顯示,10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5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1970億元,比2019年同期多7219億元。分細項來看,支撐社融的主要有對實體發放的人民幣貸款,10月增加7752億元,同比多增1089億元;政府債券凈融資6167億元,同比多1236億元。
東吳證券表示,社融結構反映出基建投資將是后續穩增長的重要抓手,政府債融資將繼續支持社融規模。預計11月政府債融資將繼續高于歷史同期。
中信證券也表示,10月政府債發行繼續保持高位,撬動基建相關行業的配套融資。截至10月底,今年還剩余較大規模的新增地方債額度,而去年同期已基本發行完畢,政府債融資后續有望繼續支撐社會融資規模增長。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