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券商系期貨公司領跑行業的大環境,天風期貨義無反顧地放棄券商血統,投奔有色產業“大佬”紫金礦業。
近日,紫金礦業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豪擲3.5億,成為天風期貨的第一大股東。變更完成后,紫金礦業及其全資子公司紫風投資合計持有天風期貨46.1479%股權,原控股股東天風證券持有37.7384%股權,其他股東合計持有16.1137%股權。至此天風期貨無控股股東。
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單從股東變化來看,券商減持對期貨公司不算利好,一方面期貨公司經紀業務收入仍占比較大,券商系期貨公司十分依賴母公司的經濟業務資源;另一方面,期貨行業正加速轉型,由經紀業務的單一收入模式向多元、創新業務發展,其中,風險管理業務是期貨公司主要投入方向之一,但是風險管理公司大力發展需要資本實力來支撐。
被剝離還是謀出路
具體看來,紫金礦業通過增資擴股等方式,出資不高于35154萬元,持有天風期貨44.0503%股權;紫風投資(紫金礦業全資子公司發起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出資1386萬元,持有天風期貨2.0976%股權。本次收購前,天風期貨控股股東和第一大股東均為天風證券,持有天風期貨62.95%股份,本次收購后,天風期貨無控股股東。
實際早在今年6月,天風期貨發布的《股票定向發行說明書》顯示,擬向紫金礦業和紫風投資定向發行股份,發行股份合計不超過2.1億股,發行價格1.26元/股,募集資金不超過2.65億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
對比來看,紫金礦業實際認購額高于計劃近1億元。但是基本面來看,天風期貨業績表現不盡人意,在今年中國期貨業整體快速發展的情況下,天風期貨上半年營業收入8405.53萬元,同比增長4.07%;凈利潤僅408.42萬元,同比大幅減少69.27%。
對此紫金礦業表示,公司通過入股天風期貨,有助于實現產融結合,提升公司大宗商品投研交易能力,助力公司國際化人才和團隊建設。
但值得注意的是,原控股股東天風證券的減持,或許與其業績持續表現不佳有關,亦或許是因為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具體看來,天風證券近年來業績增速乏力,又一直在謀劃并購證券公司或股權,專注于做大做強主業,但目前來看效果甚微。
根據天風證券三季度報,前三季度,共實現營業收入29.18億元,同比下降15%;凈利潤7.31億元,同比下降26.60%,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在所有上市券商中排在倒數第二。
布局做大做強方面,天風證券今年4月非公開發行股份滿額募資81.8億元,定增對象包括地方國資、央企、券商、公募及險資共15家機構,其中認購的券商有5家,分別是中國銀河證券認購1.22億股、申萬宏源證券認購9144萬股、開源證券認購6112萬股、聯儲證券認購6112萬股、東海證券認購6112萬股。
而天風證券最初定增目標鎖定在128億元,實際定增募資81.79億元,募足率約70%。
券商系VS產業系,哪家強?
從股權結構來看,當前行業可大體分為券商系與產業系(包含部分民營資本)。
記者根據各家期貨公司2021年中報統計發現,歸母凈利潤排名前十的期貨公司中,90%為券商控股、或者參股的期貨公司。另外從評級來看,從中國證監會最新公布的2021年期貨公司分類結果來看,19家AA級期貨公司中,15家為券商系全資控股期貨公司,且多為頭部券商。
先融期貨總經理趙文浩分析認為,券商系期貨公司已持續領跑行業多年,頭部券商牌照資源廣泛,在資金、人才、渠道等多方面的協同效應明顯。無論從早期傳統渠道業務到如今多元化業務模式,都會對期貨公司業務帶來明顯驅動,金融期貨板塊與券商自營、固收、資管等板塊業務均存在交叉,相比產業背景期貨公司優勢明顯,股東背景實力強勁無疑是核心因素。
那么這次易主,天風期貨新股東優勢幾何?
天風期貨認為,紫金礦業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有色金屬企業,自身有巨大的期貨套保業務需求,風險管理需求、國際業務需求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上下游也沉淀了大量的期貨客戶資源,有助于天風期貨開拓客戶、提升客戶權益規模。
另從行業發展來看,隨著期貨行業愈發看重產融結合,業務模式實體服務導向明顯,產業系的期貨公司發展較好的不在少數,比如中糧控股的中糧期貨、江銅控股的金瑞期貨、山能控股的上海中期等。今年以來,產業系期貨公司發展提速,今年1月恒力旗下德力化纖收購良運期貨并更名恒力期貨;2月份,青島港持股60%的港信期貨正式成立。
趙文浩表示,產業及民營背景的期貨公司,完全控股的期貨公司數量不多,股權呈現了一定的分散性,大股東持股比例多維持在70%以上,多數呈現“一大一小”或“一大多小”股權結構,股東資源稟賦帶來一定的多樣化,經營業務方面在某些商品期貨領域呈現一定的特色化,頭部產業系期貨公司也呈現出明顯的競爭勢力。需要注意股權結構變動的目的性。在結構設計上,應是基于協同效應,而不應影響原有公司的治理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