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西方經濟學為中國發展市場經濟提供了實證研究的分析工具,但是在引進、消化、應用的同時,也要對西方經濟學的方法還有它的思想保持警惕態度。”
11月6日,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主辦的“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的發展暨紀念高鴻業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給出前述表述。
姚洋所提到的“需要保持警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西方經濟學教科書中的模型高度抽象,不能將之作為現實來理解,課本里面假設完全競爭的市場經濟,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不能直接照搬;
二是,中國有很多的特殊性,在市場經濟中有很多的政策調節,在應用西方經濟學的方法時,要心里明白在何種條件下這些方法可以直接用,在何種情況下要做一些調和、改變才能使用;
三是,應該意識到,西方經濟學家所提出的一些理論恐怕不適用于中國。
姚洋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學界還停留在跟隨西方學者的議題做一些邊角修補研究的階段,最薄弱的地方恰是尚未構建提煉出中國人自己的理論。當代中國經濟學者有責任在引進、消化、吸收西方經濟學框架和方法的同時,勇于面對中國現實,對中國的經濟實踐做出解釋,并從中歸納出一般性的理論,然后推向世界。
從中國經濟發展實踐與面臨的問題來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認為,“簡單照搬既有的西方經濟學理論已經很難對中國經濟發展奇跡作出令人信服的解釋,也很難對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方向給出有力指導。”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表示,要重視經濟學教材,形成對中國經濟學發展具有引領性的教材體系。“在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學的關聯上,不要出現極端化,也不要非此即彼,一定要有開放心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則和范疇下,更加開放、國際化,推進整個中國經濟學的主流化。”
中國人民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經濟學院教授陳彥斌稱,“搞中國經濟學教材,是不是就不學西方經濟學了?這是不可能的。”中國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不是替代關系,西方經濟學課程照常開設,新增的中國經濟學課程是額外新增。
同時,他認為,中國經濟學教材只是一個載體,承載的是中國經濟學理論,編寫中國經濟學教材,看上去是編寫、總結,其實是要逐漸形成、完善。創建中國經濟學自己的理論體系,難度非常大,一定要形成“先起步,再逐步完善”的共識。
第一財經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