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國減排目標的推動下,歐美資本市場正迎來一場綠色的狂歡。
據美媒報道,亞馬遜投資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Rivian尋求于近日在美國上市。該公司將在首次公開募股(IPO)中籌集至多84億美元,并尋求略高于600億美元的估值。如果該公司順利上市,其市值將與競爭對手本田汽車比肩。
在大西洋彼岸,另一樁IPO也吸引投資者的目光。10月29日,沃爾沃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交易市場掛牌上市,是今年迄今為止歐洲最大的IPO。
此外,英國充電樁企業Pod Point、荷蘭電動大巴企業Ebusco、英國儲能開發商Harmony Energy Income Trust也正謀求敲鐘上市。
嘉盛集團全球研究主管威勒(Matt Weller)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全球新能源車滲透率提高是確定趨勢,且速度可能會比預期更快。在全球綠色轉型背景下,資本市場往往愿意為這個行業的高估值買單。不過,由于目前各大企業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行業下游,行業競爭激烈,或為投資帶來風險。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成IPO爆發點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迎上市潮,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并非易事。Rivian尋求籌集至多84億美元,而根據Dealogic的數據,自2011年以來,只有三家公司在美上市時籌集到了超過80億美元的資金。路孚特的數據顯示,2020年歐洲IPO僅籌集了190億美元,創下自2012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對于資本市場為何給予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如此高的關注度,海通證券科技行業資深分析師李軒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由于在歐美等國政府不斷的政策加碼下,新能源汽車賽道確定性逐步增強。
“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與各國政府的政策目標相一致?!彼硎?,“從長期來看,在全球范圍內,交通業碳排放量約占能源相關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如果交通業減少碳排放,各國政府可以更容易實現減排目標。從中短期來看,目前,歐美經濟體復蘇乏力。汽車產業鏈較長,如果該行業復蘇較快,可以有效拉動經濟增長。相對于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無疑是更好的政策發力點。”
在政策因素外,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新能源產業中,資本市場之所以看好新能源汽車,還因為其變現效率較高。在各國政府的減排路徑中,均提到要敦促交運、工業、建筑、農業和能源五大行業減排。交運行業的消費屬性最強,該行業的終端市場相對較大。
從新能源汽車企業角度來看,威勒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新能源汽車企業急于上市,因為它們多為新入局者,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持投入研發。
相對于傳統燃油車,動力電池、芯片、軟件、自動駕駛系統才是電動汽車的門檻。在上述領域,沃爾沃目前無一例外需要向外部供應商采購。該公司表示,最快于2025年實現軟件系統50%的自研,最快于2026年投產自研動力電池。
急切的轉型計劃產生了新的融資需求。沃爾沃汽車首席執行官塞繆爾森表示:“此次IPO募集的資金70%都將被用于電動化轉型,這有助于加速我們的電動化轉型?!?/p>
Rivian的情況也頗為類似。該公司創立于2009年,原本制造跑車,而后才轉型成電動汽車企業。過去兩年,因重組工廠、擴大生產規模,該公司現金流承壓嚴重。該公司向監管機構提交的文件顯示,2020年~2021年6月,該公司運營虧損金額達20億美元,上個季度的虧損額在7.25億~7.75億美元之間。
未來投資風險幾何?
新能源汽車企業上市后,資本市場給予了相對正面的反饋。IPO首日,沃爾沃股價暴漲22%。
不過,目前席卷歐美的綠色IPO浪潮也正在資本市場面臨質疑之聲:其一是這些公司是否估值過高;其二是這些公司可能有“漂綠”(Green washing)行為。
綠色對沖基金 Ambienta X Alpha首席投資官佩奇(Fabio Pecce)認為:“投資綠色科技是有道理的,但有時投資者也會犯錯:他們沒有計算對公司正確的估值?!苯衲?~6月,Alphawave、Made.com等熱門新股在上市后股價急劇下挫。在半年間,這兩支股票已下跌45%和20%。
在打擊“漂綠”行為方面,歐盟已出臺詳細的行業指導目錄和分類,試圖為投資者識別“綠色”投資標的提供指引,同時還敦促企業改進信息披露制度,以幫助投資者識別企業的碳排放足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在出臺相關政策,避免投資者受到ESG概念基金誤導。
在行業本身層面,上述分析師均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與投資的挑戰在于,能否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能否盡快提高銷量。
威勒表示,比起做內燃機的傳統汽車,電動車的門檻大大降低。因此,各種造車新勢力和傳統車廠都紛紛入局新能源汽車賽道,導致該行業下游競爭愈發激烈。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則認為,過多的競爭者會打破行業整體的供需平衡點,技術創新也會打破原有的供需平衡,這會降低此前投入資金的效率。
不過,李軒表示:“雖然短期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不及預期,但這一賽道的方向性已十分明確。目前新能源汽車企業銷量表現不佳,僅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成長過程中的小磕絆,而非絆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