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凈息差收窄壓力下,依靠中間業務收入繼續發力,銀行前三季度業績亮眼。
第一財經梳理41家A股上市銀行三季報發現,因為息差收窄、規模提升難度加大,多數銀行的利息凈收入占比進一步下滑,非利息收入貢獻度提升,其中中間業務收入繼續發力,但增速也有所放緩。
“過去一部分高收益貸款無法持續性投放了,加上存款規模受到各方面影響,新增客戶拓展難度加大,大家向中間業務發力的動力更足了。”一位銀行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但因為個性化服務需求較高,銀行在金融科技和數字化領域的投入成本也將體現在非利息凈收入中。
而隨著銀行業績超預期和資產質量持續改善,銀行股在二級市場也將受到更多關注。雖然張坤、丘棟榮等明星基金經理均在三季度加倉了銀行股,但公募基金對銀行板塊的持倉仍處于低位,分化趨勢明顯。
非息收入貢獻再提升,中收增速放緩
今年前三季度,A股41家上市銀行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4739.14億元,同比增速13.6%,比上半年提升了0.6個百分點。其中,14家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速達20%以上,江蘇銀行、平安銀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0.51%、30.08%。
盡管利息凈收入仍是銀行盈利的主要驅動,但該項目在前三季度的增速普遍低于非利息收入,后者的比重持續提升。在股份行中,中信銀行、民生銀行甚至出現了利息凈收入負增長的現象。
作為影響利息凈收入的關鍵因素,銀行的凈息差自疫情之前就已有連續收窄跡象。據興業證券統計,今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的平均凈息差約為2%,同比下降8個基點。
三季報顯示,中信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平安銀行等股份行三季度凈息差對比年中都有不同程度收窄,大行中建設銀行等凈息差也下降了0.1個百分點,該行解釋為“受利率市場化穩步推進、產品結構變化和存款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所致”。平安銀行則表示,除了受市場利率變化影響,還與該行加大針對小微企業、綠色金融等重點行業、領域的支持力度有關。
資產規模擴張難也是影響銀行利息凈收入的重要因素。單看第三季度,中國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鄭州銀行、青農商行、紫金銀行、江陰銀行等多家銀行資產均出現負增長,存款業務增速下降是主要原因。
華南地區某股份行內部人士對第一財經表示,房地產行業調控與部分企業風險暴露的確對銀行貸款業務產生了較大影響,加上基建項目沒有大幅增加,高收益貸款規模被動縮減。而在存款方面,在新客戶較難拓展的情況下,高息結構性存款占比嚴監管對存款規模有較大影響,如果銀行的大額可轉讓存單付息規模過大,也會明顯增加負債成本。
進入存量競爭時代,轉型中收是不少銀行的選擇,非息收入也因此進入高速增長時代。前三季度,包括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在內的多家銀行非息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其中代表中間業務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是主要驅動。比如,興業銀行非息凈收入同比增長24.83%,其中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同比增長26.31%,該行稱,這主要與投資銀行和財富銀行相關的手續費收入實現較快增長有關。
不過,因為三季度權益市場熱度有所下降,疊加去年同期的高基數,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增速比上半年下降了1.4個百分點。另一方面,各大銀行在前三季度的業務及管理費出現普遍攀升,同比增幅9.2%,比上半年(8.8%)有所擴大,對非息凈收入有一定拖累。平安證券銀行分析師袁喆奇分析,這主要與各家銀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有關。有銀行業內人士也表示,電子化、線上化等數字化轉型的成本投入會反映到非息凈收入中。
此外,多家銀行在三季報中提到了撥備少提對報告期內盈利增速的影響。國盛證券認為,在去年同期銀行加大撥備計提力度的情況下,銀行業利潤增速約為-7.7%,而今年不良率繼續下降、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上市銀行撥備同比少提了3.3%,釋放了較大的利潤空間。
機構倉位仍偏低,基金經理偏愛兩類銀行
盡管業績超預期,但在二級市場第三季度整個銀行板塊仍處于回調趨勢中。隨著公募基金三季報的披露,部分明星基金經理大幅加倉銀行的消息受到市場關注。比如易方達張坤在第三季度加倉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中庚基金丘棟榮買入常熟銀行、蘇農銀行,中歐周應波增持郵儲銀行等。
第一財經注意到,目前主動型偏股基金對銀行的重倉持股較為集中且有所“偏愛”,而整個板塊仍處于低配狀態。在股份行中,估值較高的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在基金持倉中合計占比達到79.51%,不過相比去年同期,今年三季度基金對3家銀行的持股數量分別減少了25.92%、19.48%、12.8%。
而就在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跌出部分基金前十大重倉股的同時,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在三季度獲得了基金的青睞。根據申港證券的統計數據,江蘇銀行和成都銀行三季度基金持倉數量分別同比增長了123.48%、85.26%,二者前三季度凈利潤增幅分別達30.5%、22.2%;農商行中常熟銀行持倉數量同比增長265.35%,張家港行等也獲得基金增持,該行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為27%,其中上半年增長20.9%。
申港證券曹旭特團隊指出,目前A股銀行板塊自由流通市值占總流通市值的6.66%,而基金重倉中銀行持倉市值占比為3.19%,仍屬于低配狀態。三季度銀行板塊持倉比重繼續下降,一方面是因為其他板塊受關注較高導致了虹吸效應,另一方面是因為個別房企危機爆發導致市場預期較為悲觀。而在此背景下,部分有自身特色、成長性較強的銀行,以及區位優勢突出的城/農商行更容易獲得機構青睞。
另有多家券商在研報中指出,目前銀行的估值已經充分反映市場的悲觀預期,隨著政策托底,市場的悲觀預期和銀行經營環境都將出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