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昨天(2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自然資源部有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雖然我國守住了確定的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但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的結果,我們守住了國家確定的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也完成了國家規劃所確定的2020年18.65億畝耕地保有量的任務。自然資源部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情況看,耕地保護的形勢依然嚴峻。
自然資源部部長 陸昊:程序性、實質性違法占用耕地的問題仍然時有發生,一些地方在耕地的占補平衡要求落實上還不到位。
陸昊表示,要繼續對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按照現行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條例》,耕地主要用于糧棉油糖菜等農產品生產,而且明確禁止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等,這些規定要嚴格認真地執行。下一步,還要結合新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在耕地轉為林地、草地、園地等其他農用地方面完善操作管理規定,也就是既要管“非農化”,也還要注意管理“非糧化”問題。
強化執法監督,要通過每半年一輪次的遙感監測發現問題線索,在非法實質性占用耕地方面要毫不手軟,嚴肅查處。
10年來我國生態保護和建設取得重大成效
生態保護和修復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在發布會上表示,過去10年我國在生態保護和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效,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等地類合計凈增加了2.6億畝。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投入了500億元在祁連山等地區開展了25個山水林田湖草的一體化保護修復重大工程。今年啟動了“十四五”的第一批項目,自去年以來還實施了13個以紅樹林保護修復為主要內容的藍色海灣整治項目,同時實施了渤海綜合治理和海岸帶保護修復專項行動。
進一步提升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的科學性。生態保護修復,(比如)我們要求對海岸線的生態修復,還是首先要把海洋動力問題擺在突出位置,然后海洋生態的生物多樣性問題等。
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完成造林5.45億畝,退耕還林543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了23.04%,草原綜合植被蓋度提高到56.1%,治理沙化土地1.5億畝。
陸昊表示,下一步要完善生態保護修復的法律制度和標準規范,特別注意加強現在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的生態保護修復的規范和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