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鐘升)“我在動物園工作了十幾年,終于理解了一件事: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21南京和平論壇主論壇于10月25日在江蘇南京拉開帷幕。論壇上,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分享了與自然和平相處之道。
和平論壇為何會長篇大論地探討生態保護?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學教席主持人、南京大學和平學研究所所長劉成表示,當下,全球氣候變暖、水資源匱乏、自然生態被破壞等問題正威脅著全人類的生存。因此,在采取消除戰爭、貧困等消極和平的措施之外,應大力倡導自然生態的保護、生態文明和合共生等積極和平的內容。
取消動物表演、將大筆經費投入動物籠舍的改造而不是游樂設施建設……在多重意義上,紅山動物園都是一個“非典型性動物園”,這些都與園長沈志軍的“離經叛道”不無關系。
沈志軍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從小上樹抓麻雀、下地逮蛐蛐的事情沒少干。對幼年的沈志軍來說,自然中的一切仿佛是生活中理所當然的一部分,然而長大之后驀然回首,沈志軍卻發現,隨著城市的發展,自然已是漸行漸遠。
對于物種消逝的痛楚,江蘇人有過直觀的體驗。麋鹿是原產于江蘇的中國本土特有物種。1900年,中國的最后一批麋鹿消逝于八國聯軍的戰火中。1985年起,通過將在英國繁育的麋鹿重新引入中國,目前,中國麋鹿數量已從最初的不足100只擴大到9000余只,分布地已從最初的2個重引入項目地發展到83個種群棲息地。
麋鹿的“起死回生”令人欣慰,但不是所有物種都如麋鹿般幸運。歐亞水獺、白鱀豚等動物的身影已從華東地區消失。大膽向游客們“求報復”的沈志軍,從內心深處害怕自然的報復。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在沈志軍的主持下,紅山動物園精心打造了本土物種保育區,沒有異域奇獸、沒有龐然大物,有的只是南京周邊常見的獐、野豬、貉以及眾多魚蝦雀鳥等“動物土著”。“我想讓大家知道中國的生物多樣性也是如此豐富,建立起生態保護的大國自信。通過了解我們身邊的動物,了解它們生活的家園,來更好地保護我們所處的環境。”
在沈志軍看來,動物園是一個公眾的引導者,而不是迎合者。“動物園應當體現出動物與自然相融合之美。讓人類靜觀其中的美好,而不是去褻玩。從而令大家在大自然面前思考,我們從大自然獲得了什么,又對大自然造成了怎樣的創傷,并在今后更加注重保護自然。”
不久前,由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南京和平論壇指導,紅山動物園、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發起的“動物理想家”——國際聯合實踐營在紅山動物園開營。來自22個國家的160多位師生以“為人類和動物創造一個城市空間的共同理想家園”為目標,為紅山動物園規劃、視覺系統、動物場館、服務體驗、自然教育等提供概念性的解決方案。
來自美國的伊莎貝爾是活動的參與者之一。在中國工作生活的十多年間,伊莎貝爾親眼見證了中國的經濟發展轉變為低碳、綠色的模式,清潔能源得到大力發展、工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她說,中國已經在減緩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完達山一號的“放虎歸山”、云南大象逛吃團的“一路象北”更是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全新嘗試與努力。相信未來中國在與自然和平相處能取得更多的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