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2日發布的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今年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但勢頭趨緩,預計全年增長率為5.9%,較7月的預測值下降0.1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世界經濟正呈現“雙速”增長,復蘇進度失衡。未來兩三年,發達經濟體將恢復到疫情前的增長水平。但在一段時間內,疫情留給發展中經濟體的衰退“傷疤”不會愈合。加強多邊合作,才是真正的出路。
全球復蘇風險加大
去年,全球經濟受疫情打擊急劇萎縮3.1%。今年上半年,隨著各國實施寬松貨幣政策,全球經濟強勁反彈。不過,IMF最新出爐的展望報告“調子”略有變化,給出如下幾點判斷。
其一,全球經濟持續復蘇,但勢頭趨弱,風險上升。
報告認為,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快速蔓延,為人類何時戰勝疫情帶來不確定性。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9%,較7月預測值低0.1個百分點。
其二,各經濟體增長分化明顯,全球經濟復蘇極不平衡。
IMF認為,這反映出兩點:疫苗接種鴻溝,財政慷慨程度不同。一方面,發達經濟體中已有近60%的人口完全接種疫苗,生活開始恢復正常,一些國家已啟動“加強針”。但新興經濟體的接種比例僅為36%,低收入經濟體中仍有96%的人口未接種疫苗。
另一方面,去年,富國和窮國都放寬財政支出,以保護家庭和企業免受封鎖的影響。今年,發達國家的財政支持預計將與去年大體保持一致,為私營部門恢復元氣留出時間。一些經濟學家認為,這甚至會導致美國經濟過熱。但相比之下,一些新興經濟體面臨融資條件趨緊等隱患,不得不縮減預算赤字、退出政策支持。
其三,全球供應鏈關鍵環節中斷比預期持續得更久,通脹形勢嚴峻,各國應對難度加大。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提到,受疫情反彈沖擊,供應遭遇瓶頸,原材料短缺加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通脹壓力加劇,共同造成復蘇勢頭趨緩。美媒擔心,一些國家通脹擔憂加劇,可能會限制政府刺激經濟的能力;另一些國家供應短缺的負面影響不斷顯現,一些地區停電,交通癱瘓,工廠關閉,食品供應受到威脅。
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趙蓓文指出,IMF每年發布兩次展望報告,是從當下這個節點對未來經濟走勢的一個看法。從最新表述看,其對今年后期全球經濟形勢的看好情況要低于上半年的情況。
“疫情反復是其中重要的風險因素。德爾塔變異毒株的快速傳播,導致全球疫情出現反彈。在此背景下,全球疫苗接種的不均衡性,導致疫情在不同國家蔓延程度的不同,經濟增長不平衡。這些都通過經濟增長預測數據顯現出來。當然,疫情防控不僅與一國的政治意愿有關,同時受制于衛生防疫能力、醫療保健能力、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等多方面因素。”趙蓓文說。
各國增長分化失衡
輿論普遍認為,不同國家復蘇不同步,是理解當前全球經濟形勢的關鍵,也是世界經濟復蘇面臨的主要問題。
先看發達經濟體,表面上,與全球增長預期僅下調0.1%形成對比,一些富國增長下調幅度高達1%,比如美國。作為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今年增長預期降為6%,明顯低于7月的7%。此外,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日本和德國分別下調至增長2.4%和3.1%,低于此前預測的2.8%和3.6%。
輿論認為,這與發達經濟體去年的斷崖式下跌、今年早期經濟重啟后的一派繁榮,以及眼下面臨的經濟問題有關。供應瓶頸和物價上漲,攪得復蘇一團糟。再加上,各國不得不在控制通脹和刺激經濟間謹慎行事。由于緊急支出計劃,許多國家的債務處于創紀錄水平。
不過,IMF認為,隨著供應瓶頸得到緩解,大多數發達經濟體明年將恢復疫情前的增長勢頭,然后將略高于疫前水平;全球通脹壓力也將在明年趨緩。相比發達國家,發展中經濟體的狀況更讓人擔憂,所遭受的沖擊更大。
盡管今年整體增長預期為6.4%,較7月上調0.1個百分點,但低收入經濟體因疫情惡化導致經濟增幅收窄,抵消了一些出口大宗商品的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勢頭。
報告指出,一些發展中經濟體疫苗接種緩慢,加之大宗商品和食品價格不斷上漲,影響了經濟前景。至少在2025年之前,預計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不包括中國)的GDP仍將遠低于疫情前水平。疫情導致的衰退“傷疤”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愈合。
“從復蘇勢頭放緩看,全球經濟增長分化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凸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倪建軍指出,發達國家方面,今年上半年增長動力相對突出,但8月以來政策開始轉向,一是貨幣政策轉向,二是相關救助政策開始撤離。可見,其經濟增長動力不可持續。新興經濟體方面,變異毒株肆虐、疫苗接種不均衡的影響進一步凸顯,今年下半年以來在亞洲地區比較明顯。拉動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外部需求也在放緩,再加上通脹、產業鏈、整體發展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疊加,拖累整體經濟復蘇。
更重要的是,在此過程中,“發達國家的一些政策導向加劇了復蘇環境的復雜性。”倪建軍舉例稱,美國貿易代表最近的對華貿易政策講話,在嚴峻的復蘇態勢下,美方仍堅持對華加征關稅,沒有做出實際改善的跡象;美國國會圍繞債務上限爭執不休,造成一些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美國貨幣政策轉向的不透明性和不確定性;美國在中國周邊制造一些地緣壓力等。這些政策的背后,既有一些長期因素的積累,也有美西方人為制造的一些政策阻礙。受此影響,上半年全球復蘇呈現的一些積極勢頭正被削弱,不確定性增加。
趙蓓文指出,眼下各國政府在政策層面面臨的難題是,“子彈”幾乎打完了。疫情發生一年多來,全球貿易和投資遭受巨大沖擊,一度出現供應鏈斷裂。為應對疫情形勢、拉動經濟增長,各國幾乎傾其所有,把從金融到財政、再到宏觀政策領域能出的“牌”都出了。如今,面對疫情新變化,各國政府還能再拿出來的政策手段和工具已經不多了。
中國經濟有望增長8%
盡管面臨諸多不利,專家認為,自疫情發生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一些發展中經濟體一直在為促進疫后經濟復蘇、彌合增長分化積極努力。
報告顯示,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增長8%,并在2022年繼續增長5.6%。IMF最新發布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指出,由于中國經濟恢復快于其他新興經濟體,中國主權信用評級明顯高于其他新興經濟體且在疫情期間保持穩定。
“中國不僅成為全球復蘇的主要牽引力,也在深化抗疫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等多方面作出表率。”倪建軍指出,中方提出“構建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強調“發展”是全世界共同的發展。通過近兩年來的形勢變化,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任何國家不可能通過犧牲別國利益、只顧自身“優先”來實現發展。世界各國休戚與共,只能通過多邊合作才能克服疫情、實現共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幾天,中國還因為另一場“風波”成為IMF官員議論的焦點。
9月16日,世界銀行委托美國一家律師事務所撰寫調查報告稱,IMF總干事格奧爾基耶娃2017年在世界銀行任職期間,曾向員工施壓,要求提升中國在世行《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尋求北京方面的支持。美國議員據此要求格奧爾基耶娃離職。
上周,格奧爾基耶娃贏得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政府的支持,但美國和日本官員仍敦促IMF對上述指控進行徹查。12日,IMF執行董事會發表聲明,重申對格奧爾基耶娃的支持,認為其在處理《2018年營商環境報告》時“并未表現出不當行為”,給予美國有力回擊。
趙蓓文認為,美國一些人之所以反對IMF總干事,可能出于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不希望看到中國表現得那么好,因此打出一張“牌”。過去一段時間,美國對中國的態度,從最初的貿易摩擦到貿易爭端,再到后期上升到多領域、綜合性、制度性的矛盾已清晰可見。隨著新一任總統上臺,美國希望在國際舞臺樹立更正面的形象,也希望以此維護自身霸權。
“這一事件基本已告一段落。最終證明,IMF總裁是清白的。”倪建軍說,疫情之下,正是IMF協調各經濟體發揮合力、支持經濟復蘇的關鍵時期。美國等部分國家出于意識形態偏見、或對中國營商環境改善的偏見,在此時制造紛爭,與其一直以來對中國的片面解讀、夸大其詞一脈相承。從這個角度看,這也是美國對全球經濟復蘇形成合力所制造的人為政策阻礙。但無論如何,全球經濟格局“東升西降”的調整趨勢不會改變。
“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應對內外形勢變化的調整和調試能力充分得到體現。”倪建軍說,一邊應對疫情,一邊復蘇經濟,應該說,中國正在更穩健、更靈活地走上國際經濟格局中更突出的位置。在這個過程中,中方也會更從容和自信地來應對未來仍會層出不窮的各種新挑戰、新變化。
(編輯郵箱:ylq@jf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