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購買私募熱情依然不減。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4日,年內已有約20家公司認購私募產品,認購資金總規模近20億元,創出歷史新高。其中,超過10家公司認購金額超過1億元。
本月以來就有多家公司宣布購買私募產品。17日,顧家家居宣布,全資子公司斥資1億元認購明毅基金旗下固收類產品。13日,金科股份子公司格遠林商貿作為有限合伙人,擬出資3000萬元認購廈門融匯匯廣股權投資部分新增份額。12日,中文傳媒公告稱,控股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以自有資金認購Challenjers Capital Fund ILP基金份額1000萬美元。
從上市公司認購的私募產品類型來看,主要包括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美元基金等三大類型。
其中,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可按風險偏好、是否追求流動性等分為兩類:一是投資于債券等固收品種,二是投資于股票、債券等金融工具的產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則多與自身業務發展有關,如金科股份投資的基金重點關注電商平臺、中央工廠、消費服務等新消費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公司投資私募金額較大。如東鵬飲料7月底宣布,擬投資重慶招贏朗曜成長二期股權投資基金,投資額為3億元。該基金目標募集規模為70億元。
部分上市公司因為此前投資的私募而中報大增。如柘中股份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25億元,同比暴增逾92倍。其中,公司上半年投資收益高達1.34億元。
不過,此前也有公司投資私募產品踩雷。如2018年國民技術前海旗隆失聯案導致公司出現巨虧。此外,2019年,上海洗霸、中原內配、四方達等公司踩雷了同一家私募產品,導致相關公司大跌。 (記者 陳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