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銀行今年三季度末資本充足率為11.88%,較上半年末下滑0.1個百分點。該行上半年因貸后管理問題被罰55萬元。
業績和規模快速增長的狀況下,一方面,需要資本補充及時跟進,另一方面,也會給管理帶來更多挑戰。
江蘇常熟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常熟銀行,601128.SH)今年前三季業績實現較好增長,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19.04%。不過,該行今年三季度末資本充足率較上半年末進一步下降,且前三季度現金流有較大凈流出。
據常熟銀行三季報,該行當期末資本充足率為11.88%,較上半年末下降0.1個百分點,也較上年末下降1.65個百分點。同時,今年前三季度,該行現金流凈流出20.17億元,其中,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出66.49億元。經營活動現金流流出項中,客戶貸款及墊款凈增加額為304.73億元,同比增幅為43.73%。
這一數據與該行期末貸款總額數據相印證。今年三季度末,該行貸款總額較上年末增23.22%。其中,個人貸款較上年末增26.85%。
相應地,該行資產也出現較快增長。今年三季度末,該行資產為2414.63億元,同比增15.71%。
2018年末—2020年末,該行資產分別為1667.04億元、1848.39億元、2086.8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4.32%、10.88%、12.9%。而今年三季度末資產較上年末的增速已經超過前三年每一年的年度增速。
《投資時報》研究員還注意到,今年上半年,常熟銀行下屬兩支行因為貸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被銀保監部門罰款共55萬元。去年,該行也有兩家下屬分行因貸款用途等原因被銀保監部門罰款共計120萬元。
《投資時報》就上述資本充足率下降、現金流凈流出、監管處罰等問題向常熟銀行發送了溝通函,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資本充足率指標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常熟銀行業績實現較好增長,不過,該行期末資本充足率則較上半年末進一步下降,同時,現金流呈現較大凈流出,這與該行貸款增長較快有關。
常熟銀行三季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該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6.6億元,同比增19.04%,營業收入為56.33億元,同比增12.96%。
而期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則分別為11.88%、10.17%、10.12%,較上半年末分別下降0.1個百分點、0.05個百分點、0.05個百分點。同時,也較上年末分別下降1.65個百分點、0.96個百分點、0.96個百分點。
現金流方面,常熟銀行今年前三季現金流仍呈現較大凈流出。
今年前三季度,該行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20.17億元,上年同期為-25.09億元。
三大現金流項目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66.49億元,上年同期為-4.19億元,凈流出額同比擴大14.87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16.73億元,上年同期為-3.67億元;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為63.19億元,上年同期為-17.16億元。
經營活動現金流中,現金流入為340.96億元,同比僅增4.38%;現金流出為407.46億元,同比增23.16%。現金流出項中,主要是客戶貸款及墊款凈增加額增長較多,為304.73億元,同比增幅達43.73%。
相應貸款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末,該行貸款總額為1623.12億元,較上年末增23.22%。其中,企業貸款為602.27億元,較上年末增22.67%;個人貸款為952.5億元,較上年末增26.85%。
常熟銀行前三季度籌資活動現金流中,現金流入全部為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為258億元,同比微降0.22%。現金流出中,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為185.87億元,同比降30.85%。
因貸款問題屢次被罰
在貸款大幅增長的同時,常熟銀行因為貸后管理等問題受罰。
今年4月22日,南通銀保監分局對常熟銀行海門支行作出罰款人民幣3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貸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同時,南通銀保監分局對常熟銀行啟東支行作出罰款人民幣2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也是因貸后管理嚴重違反審慎經營規則。
實際上,常熟銀行去年就已因貸款業務方面的問題被銀保監部門處罰。
2020年12月21日,鹽城銀保監分局對常熟銀行鹽城分行作出罰款人民幣7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辦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銀行承兌匯票業務;發放無真實用途貸款虛增存貸款規模;個人消費和經營性貸款用途與約定用途不符,部分貸款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
同年7月20日,泰州銀保監分局對常熟銀行泰州分行作出罰款人民幣45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違規與“票據中介”開展票據交易;貸款資金被挪作他用。
此外,當年,常熟銀行還因理財產品業務和結構性存款業務被罰。
2020年9月9日,蘇州銀保監分局對常熟銀行作出罰款人民幣50萬元的行政處罰決定,主要違法違規事實(案由)為:理財產品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類資產未比照自營貸款管理;向非機構投資者銷售結構性存款未進行“雙錄”。(田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