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資本邦了解到,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合信息”)沖刺科創板IPO獲上交所受理,本次擬募資14.9億元。
公司是一家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科技企業,基于自主研發的領先的智能文字識別及商業大數據核心技術,為全球C端用戶和多元行業B端客戶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產品及服務。
公司C端業務主要為面向全球個人用戶的C端APP產品,包括掃描全能王(智能掃描及文字識別APP)、名片全能王(智能名片及人脈管理APP)、啟信寶(企業商業信息查詢APP)3款核心產品;公司B端業務為面向企業客戶提供以智能文字識別、商業大數據為核心的服務,形成了包括基礎技術服務、標準化服務和場景化解決方案的業務矩陣,滿足客戶降本增效、風險管理、智能營銷等多元需求,助力客戶實現數字化與智能化的轉型升級。
財務數據顯示,公司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前3月營收分別為1.96億元、3.40億元、5.78億元、1.71億元;同期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7,871.43萬元、-1.96億元、1.30億元、4300.30萬元。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規定的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于人民幣5,000萬元,或者預計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于人民幣1億元。
根據眾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眾會字(2021)第03046號《審計報告》,發行人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營業收入為5.78億元,高于1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0.97億元(扣非后孰低),凈利潤為正。
結合公司的技術水平、經營能力和歷史估值水平,合理預計發行人上市后的市值不低于人民幣10億元。
本次擬募資用于人工智能C端產品及B端服務研發升級項目、商業大數據C端產品及B端服務研發升級項目、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研發升級項目、商業大數據核心技術研發與數據中臺建設項目。
鎮立新直接持有合合信息32.2504%的股權,并通過其控制的上海獅吼間接控制上海端臨、上海頂螺、上海融梨然、上海目一然持有的合合信息股權,合計控制合合信息39.9331%股權,系合合信息的控股股東以及實際控制人。
資本邦注意到,經緯創投持有5.24%股權,寧波啟安直接持有合合信息5.0453%的股權。
合合信息坦言公司存在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保護相關、人力成本上升、海外經營等風險。
(一)人力成本上升的風險
公司所處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業務發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軟件研發人員。報告期內,公司經營規模快速擴張,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全職員工共753人,其中研發人員共435人,占總人數比重約58%。結合公司現有的商業模式,人力成本是公司成本費用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公司所處行業人才競爭的加劇、社會整體薪酬水平的提升,公司的員工薪酬開支也呈現上升趨勢,導致公司面臨營業成本及費用持續上升的壓力。
(二)數據安全及個人隱私保護相關風險
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技術,公司面向個人用戶及企業客戶提供C端產品及B端服務。業務經營過程中,公司根據業務需要獲取了用戶的相關數據。
對于獲取的數據,公司建立了一系列的數據安全內控制度,采用防火墻、數據加密、權限管控、安全審計等技術方式,以保障數據資源存儲、使用的安全性、可靠性。但如果受到惡意軟件、計算機病毒、黑客攻擊的影響;或公司員工違反公司內部制度規定;數據合作方、客戶違反協議約定以及其他原因造成了數據的不當泄露或使用,公司存儲的信息數據資源可能被泄露或受到損失。公司還可能因侵犯個人隱私被投訴或受到主管部門處罰,或因侵犯個人隱私及個人信息相關權益導致訴訟或仲裁等糾紛,可能對公司市場聲譽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三)海外經營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在歐美、東亞等主要國家與地區,針對海外客戶的不同偏好與需求進行C端產品及B端服務的銷售。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1-3月,公司的境外及港澳臺收入分別為7,073.43萬元、9,308.11萬元、18,311.91萬元和6,535.16萬元,占公司總收入比重分別為36.08%、27.35%、31.67%和38.21%,境外收入主要集中在亞洲(主要為日本與韓國)及北美洲(主要為美國),收入保持穩定增長趨勢。
海外業務經營的合規風險方面,盡管公司自從事海外經營以來未受到過收入來源地的處罰,隨著業務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司境外業務涉及的法律法規規制環境將會更加復雜,如果未來公司未能完全遵守產品銷售地的法律或法規,則可能面臨相應的處罰,進而影響其在當地的經營。
如公司境外業務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產業政策或者政治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因國際關系緊張、戰爭、貿易制裁等無法預知的因素或其他不可抗力而導致境外經營狀況受到影響,將可能給公司境外業務的正常開展和持續發展帶來潛在不利影響。
(四)存在累計未彌補虧損的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9,603.14萬元、34,038.94萬元、57,824.64萬元、17,101.22萬元,扣非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9,387.45萬元、-5,195.41萬元、9,655.71萬元、4,154.53萬元,2018-2019年公司持續虧損,2020年已扭虧為盈。截至2021年3月31日,公司經審計的合并報表未分配利潤為-771.88萬元。
未來公司將持續保持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以保證產品的核心技術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公司當前已實現盈利,若未來無法實現連續盈利,將造成公司的資金狀況、業務拓展、人才引進、團隊穩定、研發投入等方面造成不利影響。預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后,公司存在短期內無法向股東現金分紅的風險,將對股東的投資收益造成不利影響。(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