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資本邦了解到,年內港股調整幅度較大,市場短期反應過度,多位投資港股的基金經理認為,當前或是逢低布局的好時候。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金額超3860億港元。部分國內投資者通過投資港股的ETF基金積極布局。據悉,下半年,易方達中證海外互聯ETF獲得超69億份的凈申購,華夏恒生互聯網科技業ETF、華夏恒生科技ETF雙雙獲得66.74億份、18.61億份的凈申購。
萬家瑞興基金經理劉宏達認為,現在港股估值已經跌到足夠便宜,AH溢價率快要接近歷史峰值,從歷史經驗來看,目前港股市場具備非常高的配置價值。“投資策略上,先判斷整體市場風險來把控倉位,核心是長期配置競爭優勢非常大的好公司,初期買入黑馬型公司,為整個組合提供彈性。將投資視線放的更長,我更傾向于淡化宏觀判斷,注重把握行業規律以及個股成長規律,自下而上精選個股。具體到行業,消費、科技、醫藥、制造中的機會值得關注。”
具體來看,劉宏達看好港股三大投資機會,一是消費,整體的從歷史的海外經驗來看,美國人均GDP超過8000美元以后,消費對于GDP的增長是一個重要的貢獻因素,中國現在已經進入這個階段了,歷史上消費里面也經常出牛股,中國出現一個國內品牌的崛起過程,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二是科技互聯網調整比較多,很多公司估值回到歷史低谷,但是并沒有因為政策影響核心競爭力,在未來新的賽道崛起過程中,它們能夠享受到行業紅利,尤其是明年能看到蘋果會入局VR,如果未來整個硬件普及以及帶動軟件的普及,這些公司會實現從盈利增速提升以及估值提升的雙級過程,目前是很好的布局機會;三是醫藥行業中,創新藥是非常好的投資賽道,國內不斷在創新藥領域的研發和應用,讓之前很難治的癌癥慢慢變成一個慢性病,且這次疫情將創新藥領域帶入了一個基因醫療的階段,mRNA疫苗的應用出來,帶動整個產業的成本在下降,未來這個領域進入快速階段,充滿投資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部分基金經理看好地產行業機會。(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