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立交橋作為連接創業路和107國道的交通主干道轉接點,是連接寶安中心區和新安老城區的重要陸路交通樞紐。近日,晶報記者發現創業立交橋底慢行系統整治升級已經完成,創業立交不僅橋上車流繁忙有序,橋下空間也有了較大的提升,原來的人行道“斷頭”頑疾變為寬敞的無障礙慢行空間,機動車、非機動車組織井然有序,市民在此的出行變得更安全、便捷、舒適。
在寶民一路從創業立交橋下匝道轉向107國道,這里原來是一條缺失人行道的機動車道。由于107國道輔道非機動車流量較大,平日外賣小哥在這里逆行可從翻身社區直接到達甲岸社區。到了上下學時段,右轉的機動車時常被電單車阻滯,造成交通擁堵。
今年3月,創業立交橋底慢行系統整治工程啟動,市交通運輸局寶安管理局經多次現場調研并采訪市民征求意見,對橋底慢行系統整治升級。現從這個交通路口觀察,新設置的非、機分離車道,讓非機動車有了獨立行駛空間。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寶民路沿著匝道的非機動車道行駛可以直達107國道的人行道慢行道路,其間和機動車道沒有產生任何沖突,無論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通行都很順暢。
“沒想到原來雜亂的荒地能成為我們老姐妹們相伴遛娃的休閑場所。”市民張阿姨說,她和其他幾位阿姨每天的遛娃路線是從家里出發穿越107國道人行天橋前往新安廣場,走過創業立交橋下空間時常常擔心孩子走進雜草叢里,現在可以放心地讓孩子在無障礙的慢行道上自如行走。“我最滿意的地方是四通八達、超寬的慢行道,電動車和行人都有很靈活的空間,而且植被經過整理,這里就像公園一樣,晚風徐徐還能乘涼。”同行的劉阿姨開心地說。(記者 謝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