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發不好做”成為基金業現存的一大問題。在當前新發基金“遇冷”的背景下,也有越來越多存量基金“黯然離場”。3月16日,南方基金旗下3只基金一同發布清算報告。而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6日,年內已有超30只基金發布清算報告,同比增超五成。此外,還有部分產品因觸及清盤條件而頻發提示性公告。事實上,這類產品大都有一個共同點,即規模“迷你”。
再現存量基金“黯然離場”。3月16日,南方基金旗下3只產品發布清算報告,其中包括南方中證500原材料指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南方中證500原材料ETF”)、南方中證500工業指數交易型開放式指數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南方中證500工業ETF”)、南方共享經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南方共享經濟靈活配置混合”)。
據相關清算報告指出,該3只產品均是經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審議通過了關于終止基金合同有關事項的議案。而對于上述3只產品終止基金合同的具體原因,北京商報記者發文采訪南方基金,但截至發稿前,尚未收到相關回復。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最后運作日,南方中證500工業ETF的規模為3371.79萬元;南方共享經濟靈活配置混合的規模為3193.37萬元;南方中證500原材料ETF則為2558.22萬元。不難看出,截至最后運作日,上述基金產品的規模均低于5000萬元的“清盤線”。
另外,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3月16日,年內已有32只基金發布清算報告,同比增加52.38%,而去年同期僅21只產品發布清算報告。記者注意到,導致上述產品清盤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二是在基金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基金資產凈值連續低于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三是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其他清盤條件。
對于年內清盤基金產品數量增長明顯的原因,某資深市場人士認為,去年新基金發行的數量及規模都達到了歷史新高,在此背景下,部分基金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因此也導致了部分業績不佳或規模“迷你”的產品清盤。
事實上,年內除部分基金已發布清算報告外,還有多只產品將觸及清盤條件。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3月16日同時,還有天弘穗利一年定開債券、凱石湛混合發布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同日,中海瑞利六個月定開債券也發布了基金合同終止及基金財產清算的公告。
具體來看,凱石湛混合已連續5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若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上述情形,基金管理人則會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并終止基金合同。而中海瑞利六個月定開債券則由于已連續6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達到清盤條件,因此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便可進入清算程序。
在臨近“清盤線”之際,這類產品又可以如何自救?在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看來,對于規模“迷你”的基金而言,還是要通過做好業績,提高品牌價值,才能把規模逐步提升。
前述市場人士也提到,對于尚有“一線生機”的基金來說,提升業績是首要任務,公司方面也可以配置優秀的投研人員對這類產品進行管理。但對于長期規模“迷你”的產品而言,清盤可能是最好的選擇。(記者 孟凡霞 李海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