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根據數據統計發現,今年以來,滬深兩市共有101家公司獲得QFII密集調研,其中,有23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超過3家,愛美客、華峰測控等2家公司期間累計接待參與調研的QFII家數均超過10家,分別為15家、10家,傳音控股(6家)、華陽集團(6家)、新宙邦(5家)、立昂微(5家)、華東醫藥(5家)和??低?5家)等6家公司期間也均受到5家及以上機構聯袂調研。
行業角度方面,上述今年以來獲QFII調研的101只個股主要扎堆在機械設備、電子、醫藥生物、計算機等四行業,涉及個股數量分別為19只、18只、12只、10只。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研究員朱圣表示,“QFII投資風格偏穩健,傾向于選擇績優藍籌股進行長期投資,能夠獲得QFII重點調研的標的,目前來看肯定屬于市場前景廣闊、質地優秀的好公司。而且獲得QFII重點調研的標的短期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關注,對短期股價有刺激作用。但投資是投的是企業未來的價值,QFII機構調研的目的在于尋找業績增長背后的內因,然后通過分析這些內因來判斷公司未來的投資價值。因此,我們并不建議投資者盲目通過QFII調研來判斷企業是否具有比較好的配置價值,而是應該學習專業機構是如何來調研或者從哪些方面來判斷一家企業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
年報業績預期向好或是近期QFII頻繁調研的重要支撐。在上述年內被QFII調研的101家公司中,截至3月3日,沃爾核材、順絡電子、愛美客、和而泰等4家公司已披露2020年年報業績,這些公司報告期內全部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分別達到88.82%、46.50%、43.93%和30.54%。同時,有42家公司也披露了2020年年度業績快報,報告期內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的公司有32家,恒玄科技、華潤微、海爾生物等3家公司報告期內均實現凈利潤同比翻番。
與此同時,還有34家公司也披露了2020年年報業績預告,23家公司業績預喜。穩健醫療、焦作萬方、比亞迪、潔美科技、華陽集團、科順股份、埃斯頓、陽光電源、海得控制等9家公司均預計2020年全年凈利潤同比翻番。綜合來看,59家公司報告期內實現或有望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占比73.75%。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聰明錢”也紛紛涌入部分QFII調研的品種進行加倉。統計顯示,上述101只個股中,有39只個股年內獲得北上資金的青睞,其中,陽光電源、順豐控股、宋城演藝、順絡電子等4只個股最受追捧,年內累計北上資金凈買入均超10億元,包括恒逸石化、樂普醫療、新宙邦、埃斯頓、工業富聯、科大訊飛等在內的17只個股期間均受到1億元以上北上資金的搶籌,這21只個股合計北上資金凈買入達108.80億元,后市表現值得關注。
“從今年重點調研的行業可以看到主要集中在科技、醫療生物及新能源方面,其中科創板調研的比重也在增加,看到去年以來科技股調整幅度比較大,但科技是國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行業基本點不會改變,從目前QFII調研的重點來看,依舊以電子科技為主,對于投資者而言,QFII重點調研品種,在基本面表現較好屬于價值投資較好的配置品種,值得投資者關注。我們看到QFII主要集中研究的個股在細分行業的地位及基本面質量方面較為看重,對估值的看重依然會成為2021年的主要選股邏輯。”金鼎資產董事長龍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于3月行情,東莞證券策略團隊表示,看好3月份A股行情,從3月的市場環境來看,海外疫情好轉推動經濟復蘇,國內經濟穩步恢復,基本面因素持續好轉。預計3月份市場有望逐步企穩,關注成交量以及板塊輪動持續性。(趙子強 任世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