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頭是什么?就是幫助企業尋找所需人才的人,又被稱為給人介紹工作的工作。近日,據媒體報道,北京一家獵頭公司歇業,而它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家獵頭公司。其27年歷程,見證了中國獵頭行業的發展史。
小桐同樣是獵頭,他說今年上半年,獵頭的活兒明顯不好干了。記者采訪了多位獵頭,他們表示今年的工作確實有難度,但是按照行業不同,業務量各有不同,比如傳統行業較低迷,互聯網業逆勢上揚。
業務
獵頭瞄準互聯網崗位
已經臨近下午5點,想約小桐接受采訪也不容易,他手頭的工作還沒忙完。“這半年業務不好做,所以只能改變自己的工作強度,盡量多完成訂單。”
每完成一筆人才簽約,企業會支付給小桐所在的獵頭公司一筆傭金,一般是一萬五千元左右。今年以來,小桐的業務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像制造、餐飲、旅游、酒店這些行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另外,外資企業,因為國外疫情的嚴重,對人才的需求也降到最低。”他說,很多企業縮減了招聘規模、校招推遲。對企業來說,招聘成熟員工的經濟壓力會比招聘應屆畢業生更大,所以今年會特別謹慎。
“我們獵頭這個行業,對市場比較敏感。比如互聯網、小視頻、游戲,這些行業的市場,就沒受什么影響,甚至在疫情中逆勢上揚。這些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反而比以往旺盛了。”
無奈
失業的獵頭難找工作
作為獵頭,小羅最近也在面試獵頭,“說起來有點拗口,其實就是有很多獵頭最近接不到業務,所以考慮跳槽試試機會。”
獵頭公司歇業、招聘網站裁員,類似的新聞,小羅今年一直在關注。他的獵頭公司在疫情開始后,迅速調整了方向,更多瞄準了新興的互聯網產業。“如果不調整,恐怕業務量會下跌80%。”小羅把獵頭比作是中介,“就像房地產中介一樣,如果樓市不景氣,中介公司也會大量裁員。”
一旦被裁員,獵頭想轉行比較難。“以前有個說法,獵頭越老越值錢。”小羅介紹,與高端職位人才接觸時,獵頭沒有一定的閱歷,很難與其平等對話。這樣使獵頭很少轉行。“轉行做什么去呢?去做銷售?一個是年齡大了,不愿意轉。另一個,人家企業招聘一個應屆大學生,豈不是可塑性更強,成本更低?”
機會
現在是招人的好時機
老楊有自己的獵頭公司,他現在主要的業務也來自于互聯網行業。“我受到的影響比較小。”他說,疫情催生了新的招聘、應聘方式,甚至有的企業,已經完全可以在線上實現簽約,“有的互聯網公司,直接視頻面試、線上簽約,然后給新人郵寄一個筆記本電腦,就開工了。”
中國的獵頭行業非常分散,老楊說,排名行業前十的獵頭公司,其總銷售額還不到整個獵頭市場的5%。所以,幾乎每一天,都有新的獵頭公司誕生,同時,又有老的獵頭公司消亡,疫情加速了這一進程。他真切感受到了疫情給獵頭行業帶來的震蕩,同時,又接到互聯網等行業源源不斷的人才訂單,“我都覺得有點不真實。”
總的來說,當下的人才市場,對企業招人是一個好時機。老楊說:“原先不打算跳槽的人才,現在也伺機而動了。市場上可供選擇的人才,明顯變多。企業開始掌握主動權。”(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