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中糧資本公布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歸屬股東凈利潤為6.52億元;公司總資產超670億元,均大幅優于重組前的原上市公司水平。
中糧資本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孫彥敏表示,公司于2019年初通過重大資產重組完成上市后,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堅持貫徹落實中央及中糧集團的決策部署,提升業務核心競爭力,公司發展邁上新臺階。
各項業務穩健發展
保險是中糧資本的核心業務之一,中英人壽業績表現穩健。2019年主要經營指標表現良好,原保費收入和年繳化新單保費均創歷史新高,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業內保持較好水平,個險渠道年繳化新單保費增速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信托業務回暖,加碼財富中心建設。中糧信托去年凈利潤同比實現顯著增長,主動管理類信托規模提升明顯。此外,中糧信托開展農業產業化項目及大規模訂單種植項目,成功上線農業產業化平臺,農地金融業務再進一步。2019年,中糧信托新設上海浦西財富中心,開啟異地財富管理團隊建設。
在期貨業務方面,中糧期貨一直保持國內大宗農產品期貨的市場領先地位,2019年,中糧期貨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凈利潤、凈資產收益率等主要財務指標均創近五年新高,公司連續第六年榮獲中國期貨業協會AA級最高評級。
“穩、活、進”打造核心競爭力
“穩”:發展定要穩健,風險必須嚴控。中糧資本的“穩”,首先體現在業務穩健。2019年,中英人壽原保費收入和新單年繳化保費均創公司成立以來新高,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在業內保持較好水平,穩健的保險業務為中糧資本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中糧資本的業務穩健,也表現為:信托業務依托中糧集團,不斷提升的產業金融服務能力;期貨業務深耕經紀業務,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實現成交量、成交額及開戶數的同比大幅增長;產業基金業務圍繞中糧集團農業食品產業,逐步提升的募、融、管、退能力……
中糧資本的“穩”,其次體現在防控風險。中糧信托通過搭體系、織牢風險防控網;控源頭,嚴審項目質量;建團隊,提升管理能力;為業務發展夯實了基礎。
“活”:深化市場機制,堅守產融結合。中糧資本的“活”,一方面體現在市場化的經營管理。2017年,中糧資本引進7名戰略投資者——弘毅弘量、溫氏投資、首農集團、寧波霧繁、上海國際資管、結構調整基金和航發資產,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為中糧資本注入活力,提升了公司的市場化經營水平。
中糧資本的“活”,另一方面體現在盤活產業鏈。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中糧資本2019年初成功上市后,成為我國資本市場農業金融領域的代表性上市公司,獲得更強的品牌背書和資金實力,既為自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又能進一步助力中糧集團農業產業鏈的發展,使公司能夠更好地推進產融結合,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2月,中糧信托農業金融事業部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正式上線,依托該金融服務平臺,中糧信托可以更加高效地服務中小微企業。截至目前,中糧信托已為中糧集團旗下的中糧系專業化公司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累計向各專業化公司下游經銷商發放信托貸款20余億元。
“進”:唯有變革圖新,方能揚帆遠航。如何“穩中求進”,被中糧資本提上重要日程。
著眼下一階段,中糧期貨提出深耕經紀業務、做精創新業務和拓展國際業務的總體發展思路,最終形成經紀業務為基礎、創新業務和國際業務為兩翼的“一體兩翼”業務布局。中糧期貨(國際)于2019年正式開業,中糧期貨邁出國際化業務發展的新步伐。
向前挺進,中糧信托邁出鏗鏘步伐。公司從市場引進專業人才在人力和組織架構上變革圖新。業務創新需緊貼市場,中糧信托開設“中糧大講堂”,組建研究團隊,加強對創新業務模式和趨勢的跟蹤研究。
2020年,公司將財富專業管理能力擺在首位,尤其重視終端銷售網絡建設,提出要“舉全公司之力發展財富中心”。同時,公司今年將加強財富中心的銷售網絡建設,使其覆蓋全國四大區域中心及其周邊城市群。
“穩”的中糧資本,有底氣;“活”的中糧資本,有能量;“進”的中糧資本,有未來。
積極探索科技與金融的有效結合
展望未來,孫彥敏表示,2020年公司將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強化市場機制,創新業務發展,聚焦風險防范,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為客戶、股東、員工創造更大價值。
以農業金融為特色的中糧資本,業務涵蓋保險、信托、期貨、銀行、產業基金等,與此同時,公司也在積極探索科技與金融的有效結合。
中糧資本表示,公司將繼續堅持以技術驅動金融業務創新,并以中糧集團業務供應鏈上下游真實豐富的業務為基礎,借助網絡與數據的連通能力,發掘和應用數據價值,提供綜合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中糧集團農業、糧油、食品產業鏈的整體效率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