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5日晚8時19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發生7.1級地震,洛杉磯地區有明顯震感。在此1天前,當地時間4日上午10時許,加州南部發生6.4級地震,被認為是近20年以來最強地震。地震時,美國電視廣播網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新聞臺一男一女兩位主播在進行直播,在堅持播報了10多秒后,女主播說:“現在的地震震感很強,我覺得我們應該躲到桌子底下了,稍后回來,稍后回來。”說完女主播躲到了桌子底下。
女主播躲在桌子下的避震行為演示,是正確的嗎?
按照美國紅十字會的防護地震口訣:伏地、遮擋、手抓牢,女主播的做法應當是正確的。這個口訣的核心是,要求人們在地震來臨又來不及跑到室外時,應就近鉆到桌子下邊,用靠墊和手護住頭部,另一只手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位移的準備。
不過,根據三角空間理論,女主播躲在桌子下似乎又是不正確的。三角空間也稱生命三角,是指地震時房屋不同程度地倒塌后,建筑物壓在屋內的各種家具之上,在靠近家具的旁邊還會留出一個或大或小的三角形空間,可以挽救人的生命。如果躲在桌子或床下,倒塌的屋頂或墻會把其壓碎,桌子和床下的人無法在震后出逃。在地震時來不及逃出屋外時,應選擇在躲在桌子或床等家具的旁邊,以低于家具的位置臥下,保護自己。
伊朗國際地震工程學和地震學研究院的馬哈達維法(Mohammadreza Mahdavifar)博士在2009年第一期的《地震學與地震工程研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美國紅十字會的“伏地、遮擋、手抓牢”保護指南,也即躲在桌子下的選擇更好。在這些科學研究基礎上,一些國家和地區指導人們地震后如何自我保護的指南也有不同的做法。日本是地震多發國家,其環境省和厚生省的《地震逃生指南》以及東京都政府推出的防災手冊《東京防災》里推薦的做法是,如果地震時在室內(家里或公司里),應躲在桌子下面,用靠墊或手護住頭部,同時遠離家具。
美國除了有紅十字會的“伏地、遮擋、手抓牢”指南外,還沿用了美國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現已并入美國國土安全部)的《地震搜救手冊+地震安全手冊》的提法,地震時,如果在家里或屋子里,最佳安全點是堅固的家具下面,例如書桌或其他硬質桌子之下;有支撐的拱廊下,緊貼內部承重墻的地方也比較安全。也就是說,推薦躲在桌子下。
中國的做法是兼收并蓄。在經歷和吸納了汶川等多次地震的救災經驗后,于2014年10月10日,經全國地震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通過了國家標準《中小學校地震避險指南》。該指南提出,避震時,要根據地震時所處的位置,就近躲避,震動停止后再撤到安全地方。要躲在結實、不易傾倒、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或它的旁邊,如:桌、床等,也可以趕快跑到開間較小、有支撐的房間去,如:廚房、衛生間等。
也就是說,中國既認可躲在桌子、床等家具下以獲得保護,也認同躲在它們的旁邊,以借生命三角來保護自己。因此,地震來了在室內躲在什么地方,應當是一個多選題,而非單選題,而且不是非對既錯的選擇。地震來了躲在桌子下還是躲在桌子旁邊哪一種能更多地拯救生命, CBS的女主播只是示范了一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