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知名財經媒體《巴倫周刊》發文分析星巴克在中國遭遇本土品牌競爭時表示,美國公司正在遭遇利潤空間不斷壓縮的競爭。
這并不是首次提出這一判斷的美國機構,今年一月,全球最大投行將星巴克股價評級從“買入”下調到了“中性”,目標價由75美元下調至68美元,并指出,繼蘋果低迷之后,“星巴克將成為下一個(Starbucks will be next)。
相較于星巴克,蘋果手機更早的感受到了來自己中國同類產品的競爭,《紐約時報》在一篇題為“中國手機在世界許多地方超越蘋果”的報道中開篇就點出,華為、小米、OPPO、Vivo等中國手機品牌在世界許多國家非常有競爭力。
根據投資銀行公司Canaccord Genuity給出的數據,雖然蘋果iPhone的出貨量不到行業總出貨量的20%,但卻占據了87%行業利潤的,蘋果手機利潤率在頂峰達到70%以上。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手機的崛起,蘋果也面臨著銷量下滑的窘境,今年以來,蘋果不斷通過降價的方式來刺激銷量。
與蘋果手機類似的是,咖啡連鎖產業也是一個高利潤率的行業??Х冗B鎖店在利息、稅收、折舊和攤銷前的利潤率為30%或更多,這意味著即使競爭對手降低價格競爭,他們仍然可以創造利潤?!栋蛡愔芸芬觅Y產管理機構Sarah Senatore 道:“我們估計,星巴克咖啡和茶的毛利潤率非常高,達到80%-90%,這就給了競爭對手很大回旋余地。”
Sarah Senatore因此表示:“因此即使提供大幅折扣,瑞幸咖啡也可以覆蓋其變動的成本。”
數據顯示,成立于2018年的瑞幸咖啡,在一年內完成了2073家門店的布局,并計劃于2019年在門店數和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瑞幸咖啡的擴張給星巴克造成了一定的壓力,2018財年,星巴克雖然維持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但在過去一直表現強勁的中國市場則遭遇滑鐵盧,同店增長一度降至負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