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公司熬過“最艱難一年”?當地時間1月30日,美國社交媒體巨頭臉書在第四季度財報中公布出漂亮數據。盡管該公司在過去的一年經歷了諸多丑聞與不順,卻仍然創下營收紀錄,盡顯企業韌性和驚人的“吸金”能力。不過也有不少財經媒體認為,鑒于該公司未來需要在保護用戶隱私等層面加大投入力度,企業經營成本勢必大幅上升,這股增長勢頭在2019年未必能持續。就在臉書財報出爐前幾個小時,該公司因最新的用戶隱私丑聞再次觸怒老對手蘋果公司。業內認為,這對“硅谷冤家”在新的一年恐怕還要繼續上演“神仙打架”。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財經頻道(CNBC)1月31日報道稱,臉書公司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1月30日回顧了該公司在2018年所取得的成就,表示“我們的社群和業務還在持續增長”。根據公司財報顯示,該公司第四季度營收高達16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9億美元增長30%;第四季度凈利潤為68.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1%。此外,該公司全球的活躍用戶總數約為15.2億,處于“緩慢增長”狀態。財報公布后,公司股價于1月30日晚些時候上漲12%。
英國路透社稱,臉書所取得的驕人戰績,大大超出業內對該公司預期。該公司在過去一年陷入一連串的重大丑聞——包括用戶數據外泄、干預政治選舉,受到美國及歐盟國家的“重點關注”,在全球引發強烈的抵制風潮,大批用戶曾表示要“卸載臉書應用”。然而,從臉書的年度財報卻不難看出,這些并未對該公司最核心的廣告營收造成多大影響,平臺活躍的廣告商仍高達700萬家。這種商業成就和公眾形象的高度脫離,令一眾媒體不禁嘖嘖稱奇。有資深投資者甚至認為,該公司已經“熬過最艱難的階段”。
就在臉書財報發布當日,該公司與蘋果公司之間的矛盾也再次宣告升級:據美聯社1月31日報道,臉書1月29日被爆出為特定用戶植入“監控程序”,遭到蘋果方面的直接“制裁”,后者的舉措堪稱業內罕見。2016年,臉書曾對社交媒體用戶發起一項“市場調研”,雇用13歲至35歲的人群安裝該公司研發的“調研程序”,并為被試人群支付每月20美元的“調研費”。據了解,這款內嵌程序具有十分強大的監控功能,不僅可以窺探被試者的個人數據,還能跟蹤他們的手機使用情況及網頁瀏覽記錄。
1月30日當天,蘋果公司在iOS平臺全面禁止臉書公司的“調研程序”。蘋果當日發聲明稱,該程序屬于“僅供內部使用”的特定工具,未曾出現在“應用商店”、并面對普通用戶群體;即便如此,蘋果仍然認為臉書違反前者的隱私政策。出于對違規行為的“制裁”,蘋果公司1月30日關閉一系列臉書在iOS系統上的內部網絡工具或操作權限。專家表示,這意味著臉書“被制裁”期間將無法在iOS上對本公司產品進行內測,勢必影響到研發進程。不僅如此,被“封殺”的工具當中還包括臉書公司的內部服務App,比如班車或午餐服務。此前已有使用蘋果產品的臉書員工表示,自己無法在手機上找到當日的午餐菜單。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臉書公司內部近兩日彌漫著不滿情緒,有人“一邊罵蘋果、一邊罵同事”。公司內散播著某種“陰謀論”,認為蘋果此時發難是為了“搞垮”臉書,因為后者的市場調研在“劍橋分析”公司丑聞之前就已投入運營,早已是業內皆知。另一種說法是,蘋果試圖通過此舉轉移輿論視線——就在前兩日,蘋果因聊天軟件“Facetime”陷入丑聞:有人發現這款聊天軟件存在巨大漏洞,它能將手機變成監聽設備。
臉書公司一名發言人1月30日對外證實內部應用遭蘋果“封殺”的消息,但拒絕透露此舉是否會影響到該公司的研發工作。臉書的最新丑聞也引起華盛頓方面的關注,民主黨參議員愛德華·馬基認為,該公司“以金錢換取未成年人個人信息”的舉措,本質上就是一種“操縱、擺布”行為。
媒體稱,蘋果和臉書其實在市場業務方面并無太多利益沖突。但是兩家“掌門”就用戶隱私這一問題的看法分歧巨大,二者互相“看不慣”為時已久。去年3月,蘋果CEO庫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蘋果絕不會干預到用戶的個人生活、并強調“隱私為人權”,含沙射影地批評了臉書公司不當的數據采集行為。庫克的表態令扎克伯格十分不悅,后者回擊稱:“要是有人信那些絞盡腦汁榨干人們錢包的公司是真的在關心用戶,可有點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的味道了。”扎克伯格還諷刺庫克的言辭“實在太假”。
美國《紐約時報》透露,二人的矛盾發生后,扎克伯格甚至命令公司管理層一律棄用蘋果手機,在公司內部大力推行安卓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