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仲夏的暖風中,中國與芬蘭兩國低碳科技領域的大咖們齊聚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共同商討兩國的“綠色合作”計劃。6月7日,中芬科技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低碳科技創造新生態”為主題,旨在拓展中芬企業間創新合作的方式和途徑,并希望為兩國在低碳等環保專業領域的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和合作發展搭建起世界級平臺。
此次論壇由中關村發展集團、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和芬蘭工業聯合會主辦,芬蘭駐華大使肅海嵐、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歐洲司副司長季先崢和芬蘭經濟事業部部長林蒂萊(Mika Lintilä)出席論壇并致辭。他們一致認為,中國是芬蘭在亞洲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芬蘭也期待在新興產業領域加強與中國的貿易和合作。構建和推進面向未來的新型合作伙伴關系是中芬關系的主旋律,兩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合作前景一片光明,芬蘭的綠色發展經驗可供中國借鑒,并支持中國的綠色經濟轉型,雙方應在低碳和循環經濟領域繼續加強合作,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以共同應對全球性的環境問題。
中芬企委會中方主席、中關村發展集團董事長趙長山就“以科技創新支撐中國碳中和目標實現”主題展開主旨演講,他表示,在全球合力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大背景下,中芬兩國在低碳技術和產業鏈合作方面,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中芬企委會作為中芬企業間合作促進組織,必將大有可為。應推動中芬科技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召常態化,為促進兩國人才、技術、產業、資本的對接搭建平臺,圍繞低碳綠色發展等不同議題推動兩國合作走向深入。
中芬創新企業合作委員會芬方主席、芬安全公司董事長李斯拓(Risto Siilasmaa)通過視頻連線方式進行了“中芬循環經濟合作”主題演講,他表示,中芬兩國在各高新產業領域的合作都將有光明的前景,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和能源消耗轉型方面,可以相互借鑒經驗、交流技術,從而實現雙贏。而循環經濟是中國解決環境問題的一劑良藥,中國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不僅是對本國環境的保護,更是為全人類共建綠色地球做出的貢獻。
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陳國杰則在“深化中芬科創合作,實現雙碳目標最大公約數”主題演講中提出,中國的高新企業應聚焦發掘芬蘭低碳技術,并開創更為廣闊的綠色產業合作空間,為我國雙碳目標和全球氣候治理貢獻力量。芬歐匯川集團首席執行官貝松寧(Jussi Pesonen)的演講主題為中芬生物經濟與循環經濟合作,強調了中芬兩國在經濟合作中的雙贏關系,而創新和低碳科技合作將力助中芬兩國共同邁向更加健康和綠色的未來。四位中外企業家代表的主旨演講,在兩國科技交流、合作領域進行了有建設性的探討。這些致辭和演講展望了兩國在低碳科技領域的合作前景,肯定了雙方合作的重要意義。
隨后的“中芬低碳創新業務解決方案”高端對話上,中芬兩國創業者、企業家、科技管理部門代表、產業園區代表們匯聚一堂,圍繞最新低碳科技創新成果與產業發展情況展開交流,共話未來“綠色”合作,為中國達成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奉獻力量。交流中,諾基亞貝爾實驗室成員霍爾馬(Holma)首先進行了引導性發言,華為北歐及波羅的海CEO劉大偉、瓦錫蘭集團中國市場創新總經理薛良玉、中遠造船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帆、美卓奧圖泰大中華區總裁梁曉峰相互交換了觀點,對中芬低碳創新合作提出可行的建議。
在論壇最后的路演對接環節,KES Group、Imagine Intelligent Materials Oy、OM-Finland、Animations Designs & Effects Oy和Maslog五家深耕于科技創新領域的芬蘭企業分別展示了智能建筑產業的生態技術產品、以石墨烯為原料的大規模傳感材料和系統、用于發動機等動力機器狀態監測的CPD傳感器、VR數字化培訓及3D設計打印技術、用于材料處理工業和醫療護理行業等領域的人體輔助設備。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芬兩國的貿易投資不斷增長,科技創新交流不斷加強,合作潛力巨大。特別在低碳科技和綠色發展領域,雙方科研人員、科技企業、科技園區交往越來越密切。中芬科技創新與發展高峰論壇通過“線上加線下”、“現場+直播”的多種舉措,為中芬的綠色創新創業者、低碳科技企業、孵化平臺、科技園區等,搭建了高效的交流對接渠道,勢必推動中芬低碳科技、產業和市場的深度鏈接,助力中國高質量綠色可持續發展的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