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月亮電機有限公司車間,工人師傅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忙碌著,硅鋼片機加工聲、圓鋼軸銑磨聲、轉子鑄鋁聲組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
前不久,一筆可觀的訂單讓公司總經理邵德永亦喜亦憂,喜的是業務連續找上門,憂的是原材料和企業周轉資金不足。然而,不到一周時間,他便在農行淮安淮陰支行輕松獲得2200萬元流動資金貸款,這讓他興奮不已。
原來,江蘇月亮電機有限公司為淮陰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電機生產企業,生產的大中小型電機共100多種,主要用于農業水利設施灌溉、煤礦采掘、化工行業等,并獲得防爆電機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證書、防爆合格證書等。其下游客戶遍及天津、浙江、貴州、山東等多個省市。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8億元、凈利潤525萬元。
“以前急需資金時,我們總是到處想辦法籌款,需要好長時間。如今,在農行獲得授信4000萬元,貸款及時、手續簡便,不僅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還在利率上較去年下降1.017個百分點,為公司節省了22萬元利息支出!”邵德永看著手機屏幕上計算出的結果,高興地說。
據悉,這只是農行淮安分行讓利紓困助力實體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同在淮安高新技術開發區,與該公司相距不遠的某電子電器公司也獲得農行650萬元小企業簡式貸,同時利率下調0.74個百分點,減少融資成本4.8萬元。
作為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農業銀行淮安分行把助力實體經濟發展作為履行國有大行社會責任、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內容,推出“一項目一方案一授權”等服務普惠金融新模式、新路徑,借助“百行進萬企”等精準對接活動,充分利用“蘇微貸”“抵押e貸”“房抵e貸”“納稅e貸”等線上線下產品和項目貸款,集中精力打好金融服務“組合拳”,并順應國家對實體經濟讓利降本的導向,積極向上爭取優惠政策,堅持“一戶一策”、區別對待,通過降低利率、減免收費等措施,持續為中小企業、實體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截至3月末,該行實體經濟貸款余額達209.4億元,較年初增加30.2億元,其中法人制造業貸款余額27.4億元。
石硯 劉睿 陸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