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滬深兩市日均成交額約為9270億元,較2019年增加約3700億元,而這對券商傭金收入產生了積極影響。
《證券日報》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整理,若以中國證券業協會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行業平均凈傭金率萬分之三點四九估算,2020年券商傭金約為1440.85億元,較2019年增長80.83%;日均傭金收入達3.94億元,較2019年增長80.73%。
在此基礎上,為避免同質化競爭,券商近年來一直在謀求轉型,探索新的經紀業務,其中財富管理則是券商轉型的一大趨勢。
未來傭金率或將繼續下降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20年,A股成交量為166403億股,累計成交額2060155.61億元;B股成交量為122.87億股,累計成交額604.44億元;全部封閉式基金的累計成交額為3494.0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在科創板及創業板注冊制的助力下,券商財富管理業務轉型啟航,龍頭券商經紀業務轉型成效初顯,券商經紀業務的營收占比也在逐步下降。其中,2020年科創板總成交額為65916.71億元,按照券商行業平均傭金費率(萬分之三點四九)計算,215只科創板股票為券商貢獻約46.01億元傭金收入,占比達3.19%。創業板實行注冊制的63只個股總成交額達15715.72億元,也為券商帶來約10.97億元的傭金收入,占比為0.76%。
2020年前三季度,A股市場波動較大,交投較為活躍。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135家證券公司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3423.81億元,同比增長31.08%;實現凈利潤1326.82億元,同比增長42.51%。其中,有126家證券公司實現盈利,只有9家證券公司出現虧損。2020年前三季度券商實現凈利潤額已超過2019年全年凈利潤總和(1230.95億元)。其中,2020年前三季度,135家券商的代理買賣證券業務凈收入(含交易單元席位租賃)同比增長43.94%。
對于未來的證券業市場傭金率的展望,一家上市券商宏觀研究員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幾年,我國券商的傭金收入占比及傭金率均在不斷下降,未來下降的趨勢還將延續。目前,不少券商會采用傭金促銷或者是打折的方式來吸引新客戶,未來這一現象會更加普遍。同時,面對像折扣券商、部分互聯網券商的競爭,為做大規模,不少券商可以把傭金費率降得很低。所以傭金占整個券商收入的占比會持續下降。”
向財富管理轉型 需多方面改革
作為券商傳統業務、核心競爭力以及主要業績來源,經紀業務見證了證券業的發展。但如今,受傭金率下降、行業同質化競爭、其他主營業務發力以及業務轉型、金融科技賦能等因素影響,傳統的經紀業務收入占比在不斷下滑。券商經紀業務轉型迫在眉睫。
對此,中信建投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莊嚴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居民資金向財富管理機構流動的驅動力,除了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以及“房住不炒”政策基調,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資管新規的落地以及剛性兌付的打破。“過去資本市場上存在著大量的預期收益型產品,這類產品通常都是以低風險甚至無風險伴隨著高收益,扭曲了投資者心中的風險收益曲線。”
“當市場存在預期收益型產品時,投資者不會愿意把自己的資金投資到有風險、收益不確定的凈值型產品上。資管新規的落地,使得預期收益型產品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投資者心中的風險收益曲線重新定位,才會愿意把資金交給更專業的機構進行打理。”莊嚴進一步向記者表示。
面對這一趨勢,莊嚴向記者表示:“券商需要從產品、員工、科技等方面進行改進。在產品方面,過去券商更多是推薦自己公司的產品。但是在大財富管理的時代背景下,券商要迎合各種各樣風險偏好和流動性需求的投資者,光靠自己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券商更需要將自己的代銷產品線擴充,去發現銀行、信托等其他機構的符合自己客戶需要的優秀產品,然后進行針對性的推薦,使得客戶的需求能夠得到更加準確的匹配。”
“在員工方面,財富管理投資顧問與證券經紀人的要求大不相同。證券經紀人的主要任務是招徠顧客開戶;但財富管理投資顧問需要對客戶的資產配置預期有所了解,同時對資本市場以及金融產品行情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進而結合市場行情提供資產配置服務。因此,券商開展財富管理業務,更需要類似于銀行私人財富經理一樣的投資顧問,而不是證券經紀人。在當前時點,證券經紀人人數的收縮,以及財富管理投資顧問人數的增加,已經成為了一個明顯的趨勢。”莊嚴認為。
“而在金融科技賦能方面,一方面,券商可以運用金融科技去識別自身客戶的風險偏好以及‘畫像’,從而針對高凈值人群、大眾富裕人群乃至于普通人群,進行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另一方面,也可以運用金融科技對自己的投資顧問人員提供輔助。”莊嚴向記者表示。(記者 周尚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