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黃金白銀等避險資產無疑最吸引眼球,相應基金產品也頗受市場追捧,多數黃金ETF產品規模持續增加。7月28日,黃金期現貨價格創出歷史新高,市場做多情緒進一步點燃,并帶動市場跟蹤黃金、白銀、有色金屬和原油等實物標的的商品ETF基金一路上揚。
近期恰逢二季報發布的密集期,翻看目前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商品ETF二季度具體數據發現,在全球量化寬松持續加碼的大背景下,大宗商品等避險類商品ETF基金的整體表現較一季度發生逆轉性變化,其中華安黃金ETF、博時黃金ETF、易方達黃金ETF和國泰黃金ETF的收益分別為9.05%、9.02%、9.04%和9.00%,建信能源化工ETF的收益為7.91%,華夏豆粕期貨ETF的收益為-3.96%;而大成有色期貨ETF的收益高達18.18%,成為二季度表現最好的商品期貨ETF,比近期持續看好的黃金ETF居然多出9個點以上的收益。
由于二季報數據為截至6月30日的情況,我們將數據對比截至7月28日,根據天天基金網的數據比較,二季度以來,4個黃金ETF的收益平均為16.5%,而大成有色期貨ETF的收益為25.97%,依然勝出近10個點,兩類基金各自聯接基金的表現基本與主基金一致。有色期貨ETF的整體表現全面強于黃金。
作為跟蹤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創新型ETF,大成有色期貨ETF跟蹤的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期貨銅、鋁、鉛、鋅、鎳、錫6個期貨合約價格,根據跟蹤標的指數上期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指數(簡稱IMCI)的編制方案,其中銅的權重占比為43.60%,其次鎳為14.67%、鋅13.08%、鋁12.63%、鉛、錫分別為8%。標的指數3月底觸底以來,呈小銳角趨勢持續上漲,不帶回頭。由于整個二季度有色金屬期貨的表現非常搶眼,權重最大的銅和小品種錫最大漲幅接近50%,鋅、鋁的漲幅均接近30%,帶動大成有色期貨ETF二季度以來取得接近26%的收益,在各類商品期貨ETF中一枝獨秀。
大成有色期貨ETF基金經理李紹認為, 3月份原油暴跌引發的市場過度恐慌蔓延到有色金屬,其期貨價格被帶到遠遠跌破其剛性開采成本,呈現“面包比面粉便宜”的格局,但是有色金屬與原油在存儲環節是完全不一樣的。雖然受宏觀大環境影響有色金屬價格有漲有跌,但它跟股票的估值也不一樣,商品的價格體現要比股價體現更為純粹,受干擾的因素比較少,也不可能像上市公司那樣有造假、退市的踩雷風險。“比如近期南方遭受嚴重水災,很多有色類上市企業的礦山、工廠日常生產加工受洪災影響嚴重,造成很大經濟損失,這對上市公司股價肯定是有影響的,但對有色金屬資產價格而言,可能還因供給受限反而價格上漲”。
在全球量化寬松的背景下,多數資產面臨重新定價,即便3月因特殊事件導致“負價格”的原油,3月底以來也出現了強勁反彈。在今年極其復雜的大環境下,對于金融屬性強,資產避險特性突出,同時又直觀反應宏觀改善的各種有色金屬而言,其重新定價過程將逐步釋放,從基本面來說,在目前有色金屬期貨價格整體處于低位的情況下,從倫敦LME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銅倉單被持續出庫注銷的公開信息看,銅的需求復蘇已得到多方驗證,而鋅、鎳、錫等小品種的價格彈性被再度激活,作為跟蹤其期貨價格的大成有色期貨ETF和聯接基金應該還會有一個良好且持續的穩健表現,是非常值得選擇的基金產品。
風險提示: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經理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也不構成對新基金的業績保證。基民應當認真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基金是否和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購買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