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本市場的監管之嚴,顯然也是大大超出了瑞幸董事長陸正耀的預期。4月2日,瑞幸自爆造假引發股價暴跌,市場一片嘩然,陸正耀第二天在朋友圈表示“今天更要元氣滿滿”。一個多月之后,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書,陸正耀表示,“過去的一個多月,我一直處于深深的痛苦和自責之中,夜不能寐。”
瑞幸當初自爆丑聞時,還有人歡呼瑞幸割了美國人的韭菜,不過,美國資本市場只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讓瑞幸董事長從“元氣滿滿”變成了“夜不能寐”。
按照規則,瑞幸還可以提出申述,納斯達克將在聽證會之后對是否退市作出最后決定。在正式退市之前,公司股票還可以維持正常交易。在發布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之后,停牌一個多月的瑞幸股票也在5月20日恢復交易。隨后的兩個交易日,瑞幸咖啡的股價分別暴跌36%和29%,收盤于2美元。而在今年年初,瑞幸股價一度還超過50美元,投資者的損失可見一斑。
如果瑞幸最終從資本市場退市,接下來最大的懸念就是,瑞幸的4000多家咖啡店是否還開得下去?消費者們以后是否還可以喝到小藍杯?陸正耀近日表示,“公司如果退市,面臨的困難和壓力必將繼續加大,但不論怎樣,我都會傾盡全力維持門店運營,竭盡所能挽回股東損失,讓瑞幸這個品牌能夠走下去。”如果真的從美國退市,想要繼續讓瑞幸活下去已經是難上加難。對于瑞幸而言,從美國退市首先意味著失去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融資平臺。2019年5月,瑞幸首次登陸納斯達克,通過IPO融資6億美元。今年1月份,瑞幸通過發行可轉債和股票,再次募集了9億美元,規模甚至超過IPO。而在瑞幸咖啡上市之前,獲得的融資一共是5億多美元,對于一直燒錢擴張的瑞幸,美國資本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更重要的是,從美國股市退市,意味著公司此前經營模式的基礎已經徹底坍塌。
瑞幸成立不到2年時間就可以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主要是通過資本燒錢來快速成長。對投資者來說,之所以愿意給瑞幸投入巨額資金,終極目的就是通過瑞幸上市之后套現,收獲超額回報。沒有了美國股市這樣一個可供套現的終極場所,投資者將不再有任何動機來繼續支持瑞幸咖啡。
在4月初瑞幸自爆造假丑聞之后,市場一度還有傳言,認為這可能是瑞幸故意讓股價跳水,從而可以低成本私有化從美國退市,然后選擇A股或者其他地方重新上市。現在來看,這套高難度的資本運作很難成立,在瑞幸自爆造假之后,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表示“強烈譴責瑞幸咖啡財務造假行為,將依法進行核查”。后來還表示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證監會的嚴厲表態,基本上堵死了瑞幸將來回歸A股的可能性。如果一家公然造假的公司從美國退市之后還可以重新回歸A股,那將不僅只是公司的丑聞,更將是A股市場之恥。不僅是A股市場,預計全球任何一個資本市場都不會對這樣的公司打開大門。
如果從美國股市退市,將來也不再有重新上市的機會,外部投資者將不再可能繼續支持瑞幸的燒錢模式。對于一家因為造假退市的企業,銀行也將敬而遠之。這就意味著,此前被各方資本熱情追捧,現在的瑞幸將淪為資本的棄兒。
沒有外部資金的支撐,自身又沒有造血盈利的能力,瑞幸將很難維持運轉,理性的選擇是通過快速瘦身來縮減成本。不出意外的話,未來一段時間,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將會大規模萎縮,只有通過大幅度關店來控制成本,瑞幸才有活下去的一線生機。
但真正的問題是,沒有了上市套現的機會,對于陸正耀們這些資本玩家而言,他們真的有興趣只做一家純粹的咖啡企業嗎?開一家浪漫的咖啡館或許是很多小資們的夢想,但絕對不是“大資”的夢想。
在收到了納斯達克的退市通知書之后,瑞幸咖啡下一步要還要面對投資者的巨額索賠,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瑞幸未來的生死。
在美國資本市場,不可能有公司公然造假后還可以毫發無損全身而退。對于瑞幸咖啡而言,退市只是處罰的第一步,后續的民事賠償也將很快到來,投資者賠償是一道躲不過去的坎。
今年1月初,瑞幸咖啡的股票市值一度達到120億美元,現在只有不到5億美元,將來更有可能一文不值,瑞幸消失的市值,就是投資者索賠的依據。在瑞幸的股東名單中,公司董事長陸正耀和前CEO錢治亞合計持股約60%,假如將這二人排除在外,其余大部分股東都要求賠償的話,對應的最大市值損失約為40多億美元,合人民幣300多億元。這需要瑞幸賣出多少小藍杯,才可以賠償投資者的損失?所以,如果瑞幸從美國股市退市,而且投資者索賠過高的話,對于瑞幸的創業團隊而言,“理性”的選擇可能是破產逃債,而不是繼續經營。選擇為受損的投資者打工償債,需要具備極高誠信和責任感的人才可能做到。瑞幸董事長陸正耀近日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其中有一段話尤其意味深長,“創業以來,我掙到的錢幾乎全部投入到了實體企業中,質押瑞幸咖啡股票所得資金,也全部用于支持旗下各個企業的經營發展,沒有用于個人揮霍,更沒有轉移資產,對此我愿意接受任何調查。”之所以強調資金全部用于企業發展,其實并非僅僅只是道德問題,套現的資金何去何從,更事關投資者賠償的責任問題。
按照美國相關法律,如果上市公司大股東沒有能力賠償投資者,投行、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也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如果瑞幸的管理團隊表示套現的資金全部用到了企業發展,潛臺詞就是將來沒有錢賠償投資者,賠償的責任可能會“甩鍋”到幫助瑞幸上市的中介機構。當年安然公司造假,最大的一筆賠償就是由摩根大通支付了22億美元,同時,當年的全球第五大會計師事務所安達信也因此破產倒閉。
對于瑞幸的創業團隊而言,他們此前已經打造過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等多個平臺,瑞幸只是創業項目之一,如果從瑞幸抽身而去,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的選擇。對于這些套數嫻熟的資本玩家,或許過幾年之后,江湖上又會出現一個新的品牌,不過,對于有過重大信用污點的創業者,不知道資本市場是否還會再給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