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田東縣印茶鎮立新村委辦公樓,暗香撲鼻,原來村民正在忙于裝百香果外銷。“這是今年第三次摘果了,估計有2500斤。”村支書蘇新梅說,作為集體經濟項目,立新村流轉土地種植百香果已增至60畝,僅此一項將年增收6萬元。
而在印茶村,整合街上屯集體空閑土地,建設門面16間,每年集體收入增加4萬元。村民農炳權是超市員工,月工資2000元。他說:“在家門口工作,心里覺得踏實。”
如今,印茶鎮9個村全部落實1個以上自主發展項目,去年村村實現10萬元以上收入,全鎮村集體經濟入賬138萬元,簡單入股分紅占比明顯下降。
百花齊放來自該鎮實施“書記項目”大PK。
據了解,“書記項目”借鑒了經濟項目的運作辦法,鎮黨委書記作為第一責任人直接抓基層黨建創新項目,調動多方資源,有效破解基層黨建工作的難題,帶動村集體經濟大發展。
過去,各村各干各,集體經濟基本僅靠單一的入股分紅,沒有自主發展產業,自我造血能力欠缺。“為此,我們將集體經濟作為村黨組織‘書記項目’,倒逼各村謀思路、找項目。”印茶鎮黨委書記龔勝雄道出初衷。
“如果村里沒有項目實施,根本沒辦法‘請’鎮黨委書記到村里。”村支書們私下感慨,集體項目實施后,鎮黨委書記忙著到有項目的村進行謀劃、現場指導,村里有什么問題,鎮黨委、政府也第一時間派人聯系幫助解決,推進項目實施。沒有項目的村,眼巴巴地卻難看到書記的身影。村支書們一咬牙,各自帶著村干走市場、訪能人、談項目。一段時間之后,項目如同一夜春風繁花似錦。
集體經濟的紅火,也輻射帶動了村民的創業熱情。百城村集體經濟打造百香果種植基地,村民潘漢滿、韋福恒等人受到啟發,種上了20畝百香果。而立新村依托創富種桑養蠶合作社,帶動64戶種桑養蠶,去年農戶最高收入達12萬元。
行走在印茶,處處欣欣向榮、生機勃勃。全鎮發展生豬養殖基地32個,年出欄肉豬6萬多頭,人均肉豬出欄量全縣第一;建設規模養雞場103個,年出欄肉雞200萬羽,是田東縣第二大畜禽養殖鄉鎮;實現砂糖橘連片規模化種植1700多畝,年產量約1800噸,產值1000余萬元;實施6個冷鏈倉儲、技能培訓、直播帶貨等基礎項目,解決產業發展瓶頸問題。(記者 莫迪 通訊員 李永統 周章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