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公布,1至2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1140.1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79倍,比2019年1至2月份增長72.1%,兩年平均增長31.2%,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較快增長的良好態勢。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高級統計師朱虹分析,低基數疊加“就地過年”推動利潤較快增長。去年1至2月份,受疫情沖擊影響,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大幅下降38.3%,在2019年1至2月份利潤同比下降14.0%的情況下,進一步拉低了基數。
今年春節期間,多地倡導就地過年,企業開工時間明顯延長,員工到崗情況也明顯好于往年,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平均用工人數同比增長3.0%,企業用工增加,有力促進工業企業生產加快,效益提升。
工業生產銷售增長加快也帶動盈利明顯增加。年初以來,市場需求持續回暖,工業企業延續穩定恢復態勢,生產銷售較去年同期明顯加快。1至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兩年平均增長8.1%;營業收入同比增長45.5%,兩年平均增長9.4%。工業生產銷售均達到近年較好水平,為企業效益改善創造有利條件。
1至2月份,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8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行業增長面超過九成。其中,有24個行業利潤增速超過100%。從兩年平均看,有32個行業利潤實現增長,增長面達78.0%。
朱虹表示,總體看,工業企業效益狀況延續快速復蘇態勢,但也要看到,國際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國內疫情防控不容放松,各行業效益改善還不平衡,部分消費品行業盈利尚未恢復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工業經濟全面恢復基礎還需進一步鞏固。(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