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市公司南華期貨(股票代碼:603093.SH)2020年年報公布,成為A股首份完整期貨公司年報同時,其營收與凈利相差近百倍成為各界關注焦點。
南華期貨年報披露,2020年,其實現營業收入99.15億元,同比上升3.96%;實現利潤總額1.27億元,同比上升11.2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0.94億元,同比上升18.47%;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1624元,同比上升8.97%。報告期內,南華期貨總資產223.14億元,同比上升58.8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所有者權益為24.57億元,同比上升1.21%。
有關業績上漲原因,南華期貨在年報中解釋道,主要系其期貨經紀業務增長所致。其年報顯示,2020年,南華期貨實現期貨經紀業務,同比增長1.48億元,增幅為 49.07%。作為南華期貨主營業務之一,報告期內,實現期貨經紀業務客戶日均權益為113.21億元,同比增長49.18%;期末權益為149.28 億元,同比增長99.55%;全年累計新開期貨賬戶逾9000戶,同比增長75.38%;各項業務規模數據均取得較大幅度提升。
除主營業務外,報告期內南華期貨其他多項業務營收也實現大幅增長。其中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收294.11萬元,同比上升184.17%;境外業務實現營收9987.24萬元,同比上升21.17%;公募基金業務實現營收5840.01萬元元,同比增長35.33%,這些都成為推動南華信托業績上漲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與其近百億營收形成較大反差,2020年南華期貨實現凈利不足億元,0.94億元凈利與99.15億元營收相差超百倍,對此南華期貨回復上交所問詢函時解釋稱,公司風險管理業務總體收入較大,主要系開展基差貿易產生的配套貿易收入。基差貿易盈利模式為通過現貨買賣和配套的期貨及衍生品交易以獲得收益,實際對于公司利潤影響也較小。“風險管理業務中的基差貿易業務會產生大量的配套貿易收入,由于公司采用總額法計量該收入,因此使得公司總的營業收入較高。而基差貿易產生的收益相對較低,故導致風險管理業務毛利率極低。”
公開資料顯示,南華期貨成立于1996年,注冊資本5.8億元人民幣,是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首批全面結算會員單位,是上海期貨交易所、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的全權會員單位,是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參與人,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會員單位。2019年8月,南華期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此次,南華期貨首份公布完整年報,不僅受到各方關注,對其自身及整個期貨行業都有很大象征意義,中國網財經也將對期貨行業未來發展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