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5日,注冊制下已經有326家企業IPO上市。市場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科創板和創業板先后試點注冊制以來,多個環節進行了制度創新,收效良好。
近日新華社受權發布的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對注冊制改革均有著墨,今年的任務為“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十四五”期間的任務則為“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
業內專家認為,未來,全市場注冊制改革則需要在IPO全鏈條監管、提高信披質量,強化中介機構定價和風控能力,健全退市機制,強化中小投資者權益保障等方面做好“準備”。
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
專家建議從三方面優化
證監會2021年系統工作會議提出,做好注冊制試點總結評估和改進優化,加快推進配套制度規則完善、強化中介機構責任等工作,為穩步推進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積極創造條件。
“科創板和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以來,積累了眾多制度創新,從實踐經驗來看成果斐然。當然,下一步穩步推進注冊制改革的工作中,還有部分環節需要優化。”開源證券中小盤首席分析師任浪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任浪表示的三方面分別是:一是在發行上市環節采用更為市場化的詢價機制,使新股定價更能充分反映市場預期,同時也應看到當前網下詢價環節機構間的博弈較激烈;二是可以考慮適當降低個人投資者準入門檻,這也有利于提升科創板的流動性;三是在交易環節,科創板和創業板放寬了新股上市前5日的漲跌幅限制,且日常漲跌幅限制提高到20%,實踐經驗表明,交易限制的放寬并未造成市場大幅波動,反而提高了市場定價效率。因此,可以考慮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穩步推進T+0交易機制的試點。
對于科創板試點T+0,2月底,證監會在回復《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國科創板高質量發展的提案》時表示,推出T+0交易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屬于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調整,涉及主體多,市場影響大,對中介機構的風險控制能力有較高要求,市場各方意見分歧較大,需要進一步開展政策研究和制度準備,逐步形成市場共識。證監會將堅持穩中求進的原則,深入研究論證推出T+0交易的可行性、實施路徑等問題。
全市場注冊制改革
專家認為仍需多層“鋪墊”
如今,注冊制改革正在穩步向前邁進,市場人士認為,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進行了多項創新,積累了經驗,未來向主板(含中小板)推行時,可以進一步鞏固。如優化了上市準入門檻,綜合考慮市值、收入、凈利潤等,制定多套上市標準;完善小額再融資機制,簡化審批流程,大幅提升企業融資效率;退市制度更加嚴格,加速仙股、垃圾股的出清;拓寬創投機構退出渠道等。
對于未來主板(含中小板)的注冊制改革,任浪建議,在發行詢價機制、交易機制和退市制度等方面沿襲科創板和創業板的現有主體框架。同時,考慮到定位和發展歷史的差異,未來主板注冊制大概率會采用不同的上市標準,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也可能與科創板等有所差異。
巨豐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朱振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經驗來看,全市場注冊制改革需要從三方面進一步“鋪墊”:一是目前“賣方市場”特征明顯,再加上長期投資者不足,需要進一步加強中介機構的定價和風控能力。二是要繼續加大對欺詐發行、信披違規、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違法犯罪行為的處罰力度,強化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掏空”上市公司、損害中小股東權益的行為在公司法層面的制約,推動投資者權益保護的有效措施落地生效。三是目前我國股市散戶數量龐大,在股價波動幅度設定方面需要進行考慮。
“在目前科創板和創業板注冊制的實踐中,部分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對注冊制的內涵和外延理解不全面,甚至抱有‘帶病闖關’的僥幸心理。”任浪認為,資本市場要全面推行注冊制,主要還需要在以下方面做好準備:一是加強發行上市審核的全鏈條監管,進一步提升信息披露質量;二是健全退市機制,保障退市新規的高效運轉;三是完善中小股東權益保障機制等。(吳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