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4月份7日年化收益率首次跌破2%之后,最近,余額寶的收益率一度跌至1.5%左右。這比銀行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1.75%還要低。
盡管拿活期利率與定期利率比較不算公平,不過,相比2013年橫空出世時“讓理財不再是有錢人的專屬”的豪邁以及6%左右的高收益率,余額寶收益率接連下跌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實際上,早在2014年,就有媒體質疑余額寶的“氣球”是否會被吹破——余額寶本質上是貨幣基金,貨幣基金主要投資于協議存款之類的利率產品,各家金融機構2013年底時比較缺錢,資金一緊張,市場資金利率自然會很高。然而資金環境一旦寬松,收益自然走低。
這種不討喜的真相在當時的高收益率和宣傳攻勢之下,很難引起多數人共鳴。然而,業內認為余額寶最近收益率接連下跌的原因正是央行今年多次向市場釋放流動性,銀行不缺錢了。
這警醒人們:互聯網理財本質上還是金融產品,縱使互聯網技術再強大,終究還是要遵循金融產品本身的內在邏輯。
誠然,以余額寶為代表的“寶寶們”擊中了傳統理財門檻較高、操作復雜、流動性較弱、受時間和地域限制等痛點,利用互聯網的流量優勢,聚合個人用戶的零散資金,增加了與金融機構的談判籌碼,進而提高了收益率。這讓人們真正意義上認識到互聯網理財帶來的實惠。
由此開始,互聯網理財產品品類不斷豐富,眾籌、基金電商、互聯網保險等相繼出現;新技術不斷被引入改善理財體驗,用戶數也隨之攀升。截至2019年6月,我國互聯網理財用戶規模達1.7億,占網民整體的19.9%。也就是說,每5個網民里面就有1個在網上理財。
互聯網讓理財走進大眾,而那句廣為流傳的“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的口號,給互聯網理財增加了某種使命感。然而,近些年的發展實踐卻表明,在一些時候,互聯網理財過分夸大了互聯網的能量和神化了技術的力量,反而讓投資人蒙受損失,甚至是血的教訓。
一方面,對于互聯網技術的過分渲染,遮住了一些金融產品本身的風險,讓人誤以為互聯網理財的高收益是技術驅動的必然,也給一些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另一方面,過分夸大互聯網顛覆傳統行業的形象和普惠的能力,讓一些缺乏投資能力的人,過早地加入互聯網理財的隊伍。盡管很多平臺都致力于投資者教育,但是面對激增的數量龐大的用戶,尤其是一些老年用戶,教育的速度趕不上他們上當的速度。
今年初發布的《互聯網理財行為與安全研究報告》顯示,有42.93%的投資者認為在互聯網理財過程中沒有遇到過任何風險。但是,那些讓投資人蒙受損失的個案還是讓人們不斷反思:互聯網理財,互聯網只是手段,本質是金融產品,而金融的核心是風險控制。互聯網平臺的宣傳口徑也顯得對金融越來越敬畏:從顛覆變成了賦能。
繁華過后,脫去層層外衣的“寶寶們”還有最后一張吸引用戶的底牌:身后“爸爸們”的品牌背書。而被吊起了胃口的互聯網理財用戶們,正在四處打聽:余額寶收益率跌成這樣了,零錢該放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