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去做,才能肩負起“立德樹人”的使命?家校怎樣融合共生,才能奠基孩子智慧快樂的人生?7月15日,由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辦的“為黨育人 為國育才——智樂教育:新時代海淀區培英小學立德樹人實踐探究研討會”在線舉辦。研討會緊扣“立德樹人”主題,全面展示了培英小學“十年磨一劍”,探索“智樂”教育的實踐和成果。
“海淀是全國的科技創新核心區、教改先行地和試驗區,而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和‘金名片’。”海淀區教工委書記王方在致辭中表示,聚焦教育高質量發展,海淀區不斷優化資源供給,探索面向未來的教育新形態,持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作為海淀區的優質校之一,10多年來,在祝莉娟校長的帶領下,培英小學凝煉辦學理念,開展實踐探索,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在“智樂”教育理念引領下,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構建了“智樂”育人課程體系,打造了以“三真”為關鍵要素的“智樂”課堂,完善了家本課程的實施模式和評測體系,形成了獨特的家校共育文化和品牌特色,點亮了學生的智慧,讓他們感受到教育的快樂,也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在主題報告環節,培英小學校長祝莉娟以《堅守教育情懷,讓智樂同行》為主題,詳細回顧了“智樂”教育下,學校“雄鷹”發展模型的建構與實踐。為何以“雄鷹”作比?祝莉娟校長表示,直觀上,“培英”的“英”與“雄鷹”的“鷹”同音,寓意著學校要培育如雄鷹展翅、志存高遠的英才;更深層次上,也寓意著學校各項工作必須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形成相互支持、高度協同的生態系統,才有可能真正辦好一所學校。
從2011年提出“智慧工作,快樂生活”的辦學理念以來,培英小學在“雄鷹”發展模型的路徑下,扎扎實實地開展了逾10年的教育教學實踐,“雄鷹”內涵日漸豐富,羽翼也日益豐滿——“鷹的大腦是以智樂教育理念為核心的智樂大腦;鷹的心胸是培養學生成為承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鷹的眼睛是以打造學生文化為著眼點,落實五育并舉;鷹的身體對標課堂教學的主軀干“三真”課堂;鷹的翅膀以教師成長課程、家長成長課程為雙翼;而鷹的爪子,則是學校對各級各類資源的整合。如此,立德樹人有了抓手,智慧、快樂得以融入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真正的受益者則是每個培英師生。”祝莉娟校長如是說。
在長達十余年的智樂教育實踐中,“三真課堂”、家校社協同和體藝科特色教育,堪稱各項教育教學改革的重中之重。與祝莉娟校長的主報告相呼應,在研討會上,培英小學的三位相關項目負責人也分別就課堂建設、體藝科建設和家校協同育人做了詳細的分享。
在課堂建設方面,培英小學以打造真趣味、真參與、真獲得“三真課堂”為目標,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活動,形成了眾多具有“智樂”特質的課堂樣例。比如:數學課《有趣的測量》以土豆、西紅柿、洋蔥、小磁珠作為測量對象,妙趣橫生;科學課《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超過半數的時間留給學生動手實踐,4至5人的小組建制,以及人人有分工的設計都保證了學生的真參與;語文課《大象的耳朵》、音樂課《維也納的音樂鐘》,則設計了角色扮演和教師采訪環節,一句“大象啊,你是怎么想的?”“國王,你的心情怎么樣?”巧妙地將角色代入,在學生的回答中顯現出真獲得。
在體藝科建設方面,培英小學以體育、科技、藝術特色教育作為突破口,以課程、活動、社團為教育載體,為學生搭建了多元發展的成長平臺。近年來,學校體科藝團隊積極參與各級各類活動和比賽,先后獲得國際級獎項7個,國家級獎項4個,市級獎項26個。并榮獲北京市文明禮儀示范校、海淀區中小學科技教育示范校、海淀區藝術教育示范校、海淀區素質教育優質校、海淀區足球實驗校等榮譽稱號。
在家校協同育人方面,培英小學創造性地提出了“家本課程”的概念,并研發出獨具學校文化特質的系列智樂家本課程。同時,以家長學校為陣地,提升家庭教育質量。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校深入開展家校社協同育人研究實踐,啟動“百名合格家長公益培訓項目”,將專家請進學校,“手把手”地為家長賦能,先后有近200名家長學成“畢業”,為助力“雙減”真正落地、孩子健康成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回顧漫漫征途,祝莉娟校長感慨萬千:“十余年的摸索,十余年的踐行,我們始終懷著對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嘗試探索、完善、優化學校的辦學生態,打造一個充盈智慧、快樂的成長空間。‘雄鷹’發展模型的建立,使得學校各個方面都實現了和諧共生,大到各辦學領域的整體運轉,小到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家校關系,都實現了良好的協調互動。未來,在高質量育人的新樣態下,在五育融合的方向指引下,培英人將繼續以雄鷹之姿態,懷雄鷹之精神,實現每個師生的智慧、快樂成長!”
作為點評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原副院長、北京師范大學兼職教授文喆認為,培英小學的“智樂”教育實踐,在三個方面值得肯定和學習:一是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辦學目標明確,方向性強;二是緊抓育人的基本路徑,著力打造“三真課堂”,體現了務本求真的精神;三是不斷創新家校協同的方式方法,為孩子創造和諧發展的環境。特別是,學校能夠主動地去了解家長需求,尊重家長意見,積極協助解決家庭教育問題,體現了新時代學校的擔當與作為,“培英小學堅定的政治方向,明確的教育選擇,務本求真的精神以及在家校共育方面的探索,都值得教育同行借鑒、思考、實踐、創新。”
本次研討會主辦方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謝春風在發言中,聚焦辦學的“個性與共性”、“雙減”背景下的“加與減”以及如何提升教師的幸福感等問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謝主任認為,作為一所“子弟兵”學校,“雄鷹”意味著英雄和英才,“雄鷹計劃”是對校園文化、個性化辦學和教育家辦學精神的一次升華。而在“雙減”背景下,在減輕學生、家長負擔的同時,全社會也應給予教師群體足夠的關心和尊敬,激發他們育人的主動性、創造性,讓教師從教學實踐、家校協同、教學相長中,感受到更多的興趣、樂趣和幸福感。從而,形成學生、家長、教師“三方共樂”,把“教育”這篇文章寫得更精彩。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