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商控股集團董事長車健認為,與傳統模式下的金融產品相比,金交所產品更具前沿性、創新性和實用性,在非標及權益類資產交易方面有著獨到的創新優勢與巨大發展潛力,因此吸引了大量優質企業和高凈值投資者的關注。作為一家資金實力雄厚、發展成就卓越的多業態、跨領域、集團化企業,國商控股前瞻性解讀國家宏觀政策,2018年起發力布局金交所業務,旨在強化集團核心競爭力,引導社會資金扶持實體產業,推動中國經濟“脫虛向實”發展。
金交所發展史:初露鋒芒到理性成長
金交所是由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開展基礎資產交易、權益資產交易及信息耦合業務的場所,為各類金融資產提供包括備案、發行、掛牌等全程式綜合服務。
在2010年前,中國的不良資產交易經歷了資管公司轉讓、拍賣行出售等紛繁復雜的變革。隨著不良資產體量的迅速擴張,政府關于金融國有資產處置的管理力度持續加強,2010年,為國有資產處置而打造的金融資產交易所在政府的支持下應運而生,并在銀行等機構間建立了基本的金融資產流轉模式。
此后,各省市相繼成立金融資產交易所,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全國金交所的數量已達到50多家,交易功能和業務類型趨于多樣化,國有金融資產交易業務呈下降趨勢,非標資產交易業務蓬勃發展。
2011年起,為規范金融市場秩序,解決交易場所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暴露的風險,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號)(簡稱“38號文”),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針對38號文的內容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號)(簡稱“37號文”),金交所初步進入規范發展階段。
2012-2016年間,在良好的發展態勢下,各地方金交所如“雨后春筍般”成立,資產類別迅速擴充、投資群體逐步擴大,向著創新融合的發展階段強勢邁進。
2017年1月10日,《聯席會議召開第三次會議部署清理整頓“回頭看”工作》公告,要求金交所不得將權益拆分發行、降低投資者門檻、變相突破200 人私募上限等,標志著金交所正式邁入合規有序、穩健發展階段。
回歸交易本源 理性規范發展
回顧金交所發展歷程,國商控股集團董事長車健頗有感觸:“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新生力量,金交所從狹義的不良資產處置業務,轉型為更加多元化的金融資產交易和配置機構,為各類金融資產流通搭建了橋梁,切實起到了“積極盤活存量,合規發掘增量”的重要作用。從目前的監管大環境來看,地方金交所將迎來新的歷史發展格局,規范專業的金交所將在這一輪洗牌過程中脫穎而出并逐步壯大,朝著合規、專業、穩健、創新的方向實現跨越式發展。
車健進一步解釋道,中國已進入金融供給側改革的攻堅時期,金交所業務面臨加快發展和規范運營的雙重要求。在新的市場環境下,各地金融資產交易機構應回溯金融本源、強化交易業務屬性、摒棄短視投機,切實將“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首要任務。
擴大戰略版圖 積極布局金交所業務
作為國內資本市場對場內交易市場的有利補充,地方金交所在增加直接融資、推動創業創新領域起到了積極作用,以蓬勃進取的發展姿態吸引了各路資本競逐。作為秉承“以融助產、產融結合”發展理念的綜合型企業集團,2018年來,國商控股集團聯合優質的產品發行人及管理人,與多家地方金交所加強合作,力求在注重合規與風控能力建設的同時,為投資者帶來更優質可靠的產品和服務。
面向未來,國商控股集團將繼續以“業務布局多元、產業金融協同并進”為目標,恪守行業發展初衷,堅定不移地走專業化發展和現代化治理道路上,不斷實現“金融資本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的目標,切實為實體經濟注入金融血液,助推實體經濟繁榮興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