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成都市青羊區“人才+項目+資本”重大項目簽約儀式暨第一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項目路演活動中,青羊區率先將生物種質資源放在戰略優先位置,規劃建設全球最大的石斛種源庫和基因庫,占領石斛種質資源庫異地保存和利用的核心技術高地,打造國家中心城市核心區無原生資源發展大健康產業的“綠色新范本”。
干邦亞石斛莊園研發團隊正式落戶成都市青羊區
保護傳統中藥資源 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據介紹,由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內著名生態學專家楊洪斌團隊主導的“石斛產業升級及全球種源中心建設”項目,是2018年“蓉漂人才日”青羊專場活動引進的重點項目,對全球石斛學術交流、科技研發、馴化育種、石斛文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青羊區“人才+項目+資本”路演現場
4月28日,成都市青羊區與四川干邦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建設全球最大石斛種源庫和基因庫、石斛種源展覽館、石斛文化園區等。未來,青羊區將成為全球著名的石斛科研、文化產業中心和厚植綠色生態資源的大健康產業中心,以零農殘、無添加、綠色生態的原生境種植石斛為研發基礎的石斛深加工產業也將成為青羊區一張靚麗的新名片。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右)與干邦亞莊園董事長楊洪斌探討石斛原生境種植技術
石斛自古以來就是中藥不可缺少的主要藥材,是構成中藥文化的重要因素。近年來,由于氣候變化、環境污染、森林遭破壞、人工掠奪式采收等原因,中國近百種石斛(含兩個變種)大部分面臨著滅亡的危險。為保護石斛種源,楊洪斌聯合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李文華等科研團隊和專家資源,在云南省瑞麗市干邦亞莊園建成國內首家石斛林木種源庫。
截至目前,楊洪斌和科研團隊收集了印度、泰國、緬甸、日本、澳大利亞、泰國等三十多個國家的1098種珍稀名貴石斛種源,占全世界野生石斛種源的60%。干邦亞石斛林木種源庫對石斛種源原生境異地保存和開發具有重要科研價值,為石斛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科學標準和技術支持。
中國林學會秘書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陳幸良認為,青羊區石斛林木種源庫和基因庫的建設對國家種質資源收集、瀕危珍稀植物保護具有戰略意義。
據悉,干邦亞莊園在石斛保護、開發、育種等工作上得到了中國瀕危物種管理辦公室的肯定,于2015年12月被授予全國首家“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公約( CITES)示范基地”。此外,該莊園已于2018年獲批“國家石斛森林公園”,并努力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為傳承農耕文明、保護生物多樣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積極貢獻。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左)在干邦亞莊園考察石斛種源庫
青羊區高水平“引智” 提速高質量發展
社會要發展,人才是關鍵。成都市青羊區委副書記、區長詹慶表示,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的人力資源支撐,青羊區將以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楊洪斌等人才項目為牽引,加快形成示范引領、以才聚才的良好格局,促進引資、引技、引智融合發展,不斷深化“人才+項目+資本”系統引才模式,全力打造人才聚集的“強磁場”。
此次“人才+項目+資本”路演,各位高層次專家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的深入交流和廣泛探討,正是青羊區“高水平‘引智’、高質量發展”一次有益嘗試。“依托全球最大石斛種源庫和基因庫建設,青羊區將探索走出一條無原生資源發展大健康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詹慶說。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場圃總站種苗行業處處長馬志華對青羊區人才引進模式非常看好。他說,生物經濟將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流,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的命脈,一個品種可以影響一個民族的興衰,一個基因可以決定一個產業的成敗。青羊區啟動全球最大的石斛種源庫和基因庫建設,對林木種質資源保存與合理利用、大力推動生物經濟發展,努力贏得生物經濟新時代的主動權具有風向標作用。
據青羊區人才領導小組負責人金武介紹,人才是青羊發展的“第一資源”,青羊區正在大力推動國家級人力資源產業園(成都人才園)建設,全力構筑人才聚集發展的青羊高地。同時,青羊區還將大力實施高科技人才培養引進工程、技能精英培育工程等十大工程,全方位創造條件,真正做到精準引才、精心育才,優化人才服務,培育創業新熱土,將青羊建設成為本土人才輩出之地、外來人才集聚之地、優秀人才向往之地。
作為青羊區“人才+項目+資本”鏈式引進模式的示范項目,四川干邦亞農業科技公司計劃兩年內引進2-5個院士專家團隊,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并規劃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國家石斛研究中心,以高水平智囊團隊撬動高質量發展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