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今日在博鰲論壇發表講話稱,將加快保險業全面開放進程,放寬人身險公司合資企業外資比例至51%,3年后對外資持股比例不再設限;未來幾個月內,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放開外資保險經紀公司經營范圍,與中資機構一致;年底以前,全面取消外資保險公司設立前需開設2年代表處要求。
數據顯示,至2017年底,共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保險公司在我國設立了57家外資保險公司,《財富》500強中的外國保險公司均進入中國市場。外資保險機構市場份額逐步擴大,從入世之初不足1%增長到2016年末的5.19%。
作為我國金融業中開放最早、開放程度最高的行業,保險業17年來不僅完全履行了入世時的承諾,還主動張開懷抱,“超條款”向世界開放市場:比如,2012年,允許外資經營交強險等強制責任保險。又如,2017年11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美元首北京會晤經濟成果吹風會上,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宣布:3年后,單個或多個外國投資者投資設立經營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投資比例將放寬至51%,5年后投資比例不受限制。對這一超過入世承諾范圍的開放措施,各方積極點贊。僅僅4個月后,改革開放頂層設計者再次對保險業的開放進程按下“快進鍵”。
專家指出,保險業進一步開放,利我,也利他。不僅能提升我國保險業發展水平、增進中國消費者福祉,也能讓外國企業和民眾更多地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的成果。
中國保監會年鑒數據顯示,2005—2013年,中國保險業保費累計增長362%,而同期全球為35%,美國、英國增長10%,日本為12%,歐洲為27%。發達保險市場特別是壽險市場,與中國相比增速很低,有些領域甚至趨于飽和。這種情況下,外資公司來華開展業務,能夠給母公司創造利潤,增加股東收益,為當地產業發展提供更多資金支持,間接帶動經濟增長和居民福祉增加。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12日 1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