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對2018年2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中國銀行(4.13 +0.00%,診股)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總經濟師張永軍,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等專家學者出席了研討會。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瑞明代表課題組發布了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報告。
報告指出,2018年1-2月份,黨中央、國務院在國內外錯綜復雜的形勢下,堅持用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工業生產、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對外貿易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開端。其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7.9%,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9.7%、全國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7.3%,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2%,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6.7%。
總體來看,我國經濟開局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此外,三大“剪刀差”——PPI-CPI的“剪刀差”、PPI-PPIRM的“剪刀差”和M1-M2的“剪刀差”均出現回落,喻示著經濟的進一步向好。從短期來看,我國經濟增長呈現底部企穩回暖跡象。
然而,也必須看到,我國經濟正處在弱復蘇向強復蘇過渡的階段,“穩中向好”的基礎并不牢固,經濟運行中一些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并沒有徹底解決。因此,我國經濟可能呈現出“短期穩中向好”和“長期結構問題”并行的情景。
如果要想實現長期持續的“穩中向好”,就必須盡快破除阻礙實體經濟健康發展的一系列體制障礙。
尤其是,當前,由于“基礎性制度”未能得到有效構建,2018年1-2月份,與上年同期相比,房地產價格又出現了全國性普遍上漲問題,有可能對于“穩中向好”形成破壞效應。民間投資增長下滑壓力仍然嚴峻,實體經濟增長乏力等問題依然突出。多位嘉賓表示,要進一步切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和落地,從根本上解決當前經濟中的系列深層次問題,打造經濟新動能,釋放新的制度紅利以保證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