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較上一個交易日上調60個基點,報6.2822,為“8·11匯改”以來最高位。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累計升值近4%。
此輪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主因是美元持續走弱。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分析,在市場已充分吸收美國經濟回暖信息情況下,日本、歐洲、中國等經濟體恢復超預期,加之特朗普稅改一波三折,以及美國政府短暫停擺等的影響,美元指數自12月以來出現又一輪下行。尤其是今年1月下旬以來加速下跌,短短幾天便跌近2%而破90,至1月31日跌至88.9。
此外,去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6.9%、進出口總額增長14.2%、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6%,經濟基本面韌性增強,支撐了人民幣的升值。
還有分析人士認為,近日,美國股市大跌,金融市場預期美股暴跌將觸發大量海外資金撤離美元資產,帶動美元指數回落。由于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保持匯率基本穩定,不少國際機構與投資基金將其視為避險貨幣,追加人民幣資產配置比例,間接擴大了人民幣漲幅。
有分析認為,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將影響我國對外貿易。中信證券明明研究團隊分析,考慮到匯率變化對出口的影響通常存在6個月至9個月的滯后期,因此匯率短期波動對出口影響有限。當前匯率變動雖然不會給總量造成特別明顯的影響,但會給匯率風險管理能力較差的中小企業帶來較大影響。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外匯研究員王有鑫建議,外向型企業應提升匯率風險管控能力,“可采用金融套期保值工具規避匯率波動風險,在合同中約定匯率補償機制,減少匯兌損益對企業利潤的影響。還可采取自然對沖方式,通過直接購買東道國貨物或商品,將貨幣轉化為貨物運回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