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網售產品質量如何,有了客觀的描述依據——2月1日起,《電子商務產品質量信息規范》(GB/T 33992-2017)(以下簡稱《電商規范》)國家標準將正式實施。該標準對網絡平臺產品質量信息描述內容作出了具體要求,標志著電商質量監管日益走向成熟。
近年來,以互聯網為依托進行商品和服務交易的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極大提高了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率,改變了人類的生產生活方式。2016年,全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超過25萬億美元,成為世界經濟的亮點和新增長點。我國商務部的最新統計顯示,2017年我國網絡零售額達到7.18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的網上零售額達到5.48萬億元,網絡零售對消費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但是,由于電商平臺質量管理模式與傳統企業質量管理模式存在顯著差異,現有的線下質量管理經驗并不能直接被電商質量監管直接采用。近年來,質檢總局把產品質量作為電子商務健康發展的生命線,積極探索包容創新的審慎監管措施,推動建立了“標準引領、風險監測、網上抽查、源頭追溯、屬地查處、信用管理”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新機制。2016年4月6日,全國電子商務質量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全標委)在浙江杭州成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以全標委副主任委員身份在成立大會上表示,“電商標準化是電商成熟的標志,現階段電商必須從不標準走向標準”“標準化就是把少數人的創新實踐總結后用標準的形式分享出來,讓多數人受益。”
《電商規范》國家標準適用于電子商務實體類產品質量信息的描述、展示、交換和管理等。《電商規范》把電子商務活動中的產品質量信息描述,劃分為基礎信息、企業質量管控信息、產品檢驗檢測信息和社會評價信息4個方面。其中,產品基礎信息是指與產品質量本身相關的內容,明確產品信息、企業信息和聯系信息等,包括產品名稱、型號、品牌、產地、材質、規格參數、商標、執行標準、產品質量等級、安全類別、商品代碼、檢測報告等元素。企業基本信息應有中文名稱、所在國家地區、所在國家地區代碼、所在行政區劃、所在行政區劃代碼、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營業執照注冊號、網址信息等。值得注意的是,《電商規范》對參與產品生產或電子商務經營流通活動的企業的名稱作出具體要求。如制造商為國內企業,則制造商名稱是必備信息元素;如制造商為國外企業,則代理商名稱為必備信息元素。
另據了解,目前我國正在開展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監管標準化工作涉及基礎通用、質量管理、質量誠信、質量監管、質量風險防控等領域,電商質量標準體系建設有序推進。2017年12月底,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還發布了3項電子商務方面標準,分別是《電子商務平臺商家入駐審核規范》《電子商務平臺產品信息展示要求》和《電子商務質量管理 術語》,將在2018年內相繼實施。這些標準對電子商務平臺商家入駐制定了資質要求,對審核內容、結果反饋和商家信息更新等作出規定,對網絡平臺上產品信息展示的基本原則、展示的內容和方式提出了明確要求,讓網上發布的產品信息更接近消費者的實體感受,使消費者的網購體驗更真實、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