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店8月4日訊 7月31日,本報報道《車停招商蘭溪谷地下車庫被刮 監控攝像頭去哪兒了》受到廣大市民的極大關注,紛紛發來評論,報道被多家媒體轉載。作為地下停車場的“眼睛”,監控攝像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監控攝像頭的缺失不僅使業主的愛車處于盲區,也無法保障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近幾日,記者冒著高溫連續走訪了市內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高新區等多個小區的地下停車場,發現近年新建小區普遍表現較好,監控設備相對規范,基本實現全覆蓋。而一些10年以上的老小區,監控覆蓋相對較差,部分地下停車場存在安全隱患。
大多數新建小區 基本實現監控設施全覆蓋 投保公共區域責任險
高新區招商蘭溪谷小區是去年交房的新小區,北區的地下停車場有上萬平米,卻只有幾個監控攝像頭,相對于這種監控大面積盲區的情況,記者走訪的大部分新建小區地下停車場相對規范。
高新區一處品牌小區其中一個地下車庫有大約40個停車位,記者數了一下,在車庫立柱和墻壁上有10個攝像頭,從攝像頭的方向來看,其監控視角基本上可以覆蓋各個停車位。
甘井子區一處新建小區分為A區和B區,記者通過熟人持門禁卡才能下到其地下停車場。停車場內的墻壁和立柱上,攝像頭都有編號,僅記者視線所及,就有40余個攝像頭。小區物業經理告訴記者,A區的停車場大約有上千個停車位。5年前,地產開發公司驗收交付樓盤,對于監控攝像頭,物業方面非常重視。“在交付時開的會上,我們就專門針對監控設備做了專題討論。”這位物業經理認為,分布合理的監控攝像頭不僅能守護小區業主的人身財產安全,也可以幫助物業方面監控區域內發生的事情,既節省人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確保維權取證時真實準確。“以A區為例,最初交付樓盤時,地下停車場有98個監控攝像頭。”物業經理說,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兩次排查,同時搜集業主的意見和建議,發現小區內仍有監控無法拍到的盲區。為了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2014年下半年,物業支出費用,又增加了38個監控攝像頭。這樣,所有的監控設備24小時值守,主通道和集中車位得到基本覆蓋。“但目前,單元門附近和一些車庫附近還是存在監控死角。”該物業經理表示,這樣就通過加強安保巡邏來查漏補缺。該小區曾發生的刮蹭事故,通過監控攝像頭取證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
另外,該小區無論是地上車位還是地下停車場,都投保了公共區域責任險。“在無法找到肇事方的情況下,保險會按一定比例進行賠付。”物業經理說。
部分老舊小區 監控攝像頭缺失 關鍵時刻“掉鏈子”
現象1 早期開發的樓盤出于成本考慮和監控安防理念所限,監控設備缺失情況多
8月1日,記者來到沙河口區一處小區,該小區的“年齡”已超過10年,設有數個獨立的地下車庫。記者沿著斜坡走進其中一個地下車庫,入口處有一個監控攝像頭,車庫內有35個停車位,大約一個籃球場大小,沒有看到攝像頭的蹤影。記者在地下車庫逗留的10多分鐘里,也沒有安保人員前來詢問。同一小區另外兩個地下車庫的情形要好一些,其中一個有3個監控攝像頭,另一個車位稍多些的,有4個攝像頭。記者就此咨詢了物業公司,對方表示,該小區是品牌開發商早期開發的產品,當時的監控安防理念稍顯落后,另外,監控設備價格在當時并不低,出于成本的考慮,沒有安裝太多監控攝像頭。物業方面表示,在上下班高峰期間,小區都會加強人員配備,提高安保等級,盡可能確保業主車和人的安全。
而在甘井子區一處10年以上的小區,也有監控設備缺失的類似情況。在一處有30余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記者在出入口通道處和停車場內各看到一個監控攝像頭。“監控器是24小時開啟的,夜間停車場內外會有人員交替巡邏。”一名保安說,通過巡查堵住盲點漏洞。“光靠監控,不可能沒有死角。”該保安告訴記者。
記者注意到,不少小區地下停車場出入通道都會安置監控攝像頭,停車場內卻存在大面積盲區。此外,安裝了監控攝像頭但是已損壞無法正常監控也是一個問題。
甘井子區芳韻街附近一處品牌小區,地面劃有停車位,每隔兩三個路燈就會安裝一個監控攝像頭。記者走進小區內其中一個地下停車場,除出入口外,有著35個車位的停車場內還有3個監控攝像頭。一位保安說,這基本上可以照應停車場內大部分的車。而小區業主田女士卻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小區內的車發生了刮蹭,業主想調監控取證,卻發現,監控攝像頭壞了。“有攝像頭卻在關鍵時刻失靈,不也形同虛設嗎?”田女士說。在一些網媒的評論區內,有數條評論是吐槽車被撞去調監控,被物業告知監控壞了。“如果是發生了傷人事件,監控攝像頭卻‘瞎了’,無法找到證據,后果可能比車‘受傷’更嚴重!”
現象2 停車場內光線昏暗,不僅影響車輛停靠,監控質量也得不到保障
記者走訪多個小區地下車庫發現,多數地下車庫都采用電子識別的方式管理車輛,也就是車進出到地下車庫,車庫會通過識別車牌號放行。而有兩個仍采用刷卡的方式抬桿放行。沙河口區一處小區一位陳姓業主告訴記者,她曾親眼看到有的業主用一張卡分別刷兩次的方式,放進去兩臺車,“其中一臺肯定不是我們小區的。”陳女士說,她家的車位處于地下車庫的入口附近,經常會被外來車輛占據。另外,小區業主群也有人反映,有的車停在消防通道處,影響了其他車輛正常通行,同時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如果換成電子識別入庫方式應該會好很多。”陳女士說。
記者走訪時,也有小區業主反映,地下停車場光線太暗。西南路一小區業主馬先生認為,停車場內光線暗,不僅影響業主車輛的停靠,監控也不易拍得清楚,一旦發生不法分子借助昏暗的光線實施不法行為,對業主的人身和財產也是不小的傷害。
在討論部分老小區地下車庫存在監控等方面的問題時,一些物業經理也坦言,盡管老小區物業費比新建小區物業費低,但現在物業費收不上來是老小區普遍的“老大難”現象,“小區里設備的新增、維修和養護需要費用呀。”某小區的物業經理說。
行業態度 市停車協會: 將督促各小區物業加強監控設備合理布控
對于小區的業主和物業而言,合理分布的監控攝像頭意味著什么?業內人士表示,監控攝像頭就像是小區各個區域內的一雙雙“眼睛”,守護著區域內的財物和人身安全。首先監控攝像頭有監控和預警的功能,對犯罪起到強大震懾作用。“如果在一定區域內目之所及都有監控攝像頭,這與沒有監控攝像頭對犯罪分子的威懾和警示的作用是不一樣的。”該業內人士認為,監控攝像頭可以約束活動區域人員的行為,起到震懾作用。
另外,監控攝像頭還有助于事后追蹤線索,可以隨時調出記錄,方便對不法活動和調查事故進行舉證。而對于物業而言,監控攝像頭全天候、多方位地進行監視,可以節省人力物力。
對于地下停車場監控攝像頭被社會廣泛關注,大連市停車協會秘書長楊建德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它有助于小區物業規范管理、加強服務意識。”楊建德表示,行業協會也將進一步督促各物業公司加強監控設備的排查和布控,盡可能為業主便利停車和維權提供更大的幫助。
專業解讀 地下停車場應安裝多少個攝像頭才合適
關于小區地下停車場中市民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在物業管理部門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汪峰。
對于地下停車場應安裝多少個攝像頭才合適這個問題,汪峰認為,國家要求物業樓盤對于公共監控區域應配備監控設備,但密集程度并沒有相應標準。大連早期開發的樓盤,出于成本考慮和監控安防理念所限,監控設備缺失的情況的確存在。但新建小區的情況明顯要好很多。“在我個人看來,小區樓盤監控設備越多、覆蓋越全越好。”汪峰說,因為這是有效規避業主財產和人身損失的手段,監控設備健全也便于發生意外后,配合相關部門調查取證。
地下停車場照明設備越亮越好嗎
關于市民吐槽部分小區地下車庫燈光昏暗,汪峰表示,大連對于地下停車場在光照方面并無數值的要求。但他對所在物業公司服務的小區的要求是,要保障業主在沒開車大燈的情況下,能看清車場內的路線和周邊情況。同時,光線要滿足地下停車場內的監控設備能拍得清楚場內情形。“不然就形同虛設了。”汪峰說。
另外,汪峰表示,地下停車場照明設備也不是越亮越好。他所在物業公司服務的小區目前采用的是LED光源,它不同于白熾燈,既節能又不刺眼,可以起到理想的照明效果。
真的有小區為了省電關閉監控設備嗎
有市民反映,自己所在小區的監控設備有些根本沒有開,一定是物業為了省電才關的。對此,汪峰表示,這種可能性不大。“監控攝像頭所使用的不是220伏強電,而是120伏弱電,耗電量不大。”汪峰說,即便是出于節能的考慮,關掉部分監控設備意義也不大。
但監控攝像頭最怕長期處于潮濕環境,在目前地表溫度高,地下停車場內溫度低的情況下,地下停車場內極易變得潮濕,因此,夏季,地下監控設備非常容易損壞。以他所在的小區為例,就在今年上半年投資了30萬元,配備了29臺大功率除濕機,在暑期開動運轉,從而延長地下停車場內監控攝像頭的壽命,確保其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