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上市險企二季度償付能力信息已陸續披露。作為東北地區首家中資壽險法人機構,百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年人壽”)正處“內憂外患”之中。
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末百年人壽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101.45%,即將踩踏監管紅線。此外,今年以來,百年人壽10.21億股股權遭到股東質押。資深保險精算師徐昱琛表示,一旦股份質押被執行,就會對其產生實質影響。
內憂:償付能力踩紅線
償付能力是一家保險公司償還債務能力的重要標準。
百年人壽二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今年二季度末,百年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僅為101.45%,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91.54%。根據“償二代”的有關監管要求,保險公司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0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50%。如此看來,百年人壽的償付能力已游走在被采取監管措施的邊緣。
另據監管部門去年10月發布的《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定(征求意見稿)》,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60%或綜合償付能力低于120%的保險公司,即被劃為償付能力風險較大的公司,并將被列入重點核查對象。以上監管規定一旦實施,百年人壽即將成為監管部分的重點核查對象。
正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從其自身償付能力情況來看,百年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已連續下降7個季度,即從2016年三季度的195%降至今年二季度的101.45%。作為衡量償付能力充足率的兩個指標,百年人壽的實際資本和最低資本自2017年三季度以來,也已經連續下降3個季度。
與行業相比,百年人壽二季度末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更是相差甚遠。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末,176家保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46%;平均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35%。其中,人身險公司的平均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則為240%。
外患:部分股權遭質押
禍不單行,百年人壽不僅有償付能力節節下降的“內憂”,還有部分股權遭質押的“外患”。
資料顯示,百年人壽2009年6月3日正式開業。經數次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達77.948億元,總股本779480萬股。
持股比例5%以上的股東有8家,其中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90000萬股,股份占比11.55%,其余大連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大連一方地產有限公司、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等7家股東各持80000萬股,股份占比10.26%。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今年以來,百年人壽共計102074萬股股份遭到部分股東的股權質押。其中,大連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出質股權43074萬股、新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質股權25000、大連一方地產有限公司出質股權20000萬股、中國華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14000萬股。
中國網財經記者就部分股權遭質押對經營及股權結構有什么影響等問題,致電百年人壽新聞發言人,其相關負責人表示會回電。但截至發稿,并未收到回復。資深保險精算師徐昱琛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表示,一旦股東股份發生變更(被執行),那么就會對公司產生實質影響。同時,對于公司形象、員工士氣、客戶感受都可能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