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至27日,第十屆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
這次會晤以“金磚國家在非洲: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共謀包容增長和共同繁榮”為主題。在全球貿易摩擦加劇、新興經濟體面臨多重挑戰之際,金磚國家共同高舉多邊主義大旗,切實加強經貿領域合作,抵御保護主義沖擊。
協力應對保護主義
經過十年發展的金磚合作機制為對抗當前保護主義添加動力,延續了為全球經濟貢獻正能量的突出作用。
中國駐南非大使林松添在峰會前接受媒體聯合采訪時說,金磚經過十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推動國際治理體系現代化,令其朝著更加公平公正方向發展的重要進步力量。金磚人口占世界人口的4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相當于所有發達國家的總和,是世界進步和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
展望本次金磚峰會,林松添說:“金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團結合作。成員國一致希望團結堅守,維護國際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他表示,本次會議將有許多看點,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就是要發出金磚自己的聲音,維護多邊主義,特別是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貿易多邊體系,反對單邊主義或貿易保護主義。
面對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威脅,金磚國家間的互動將更為緊密團結。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日前表示,對于美國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行為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引起了廣泛和高度的關注。“中國和印度都支持多邊主義,支持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反對保護主義,兩國在這方面有著高度的共識和共同的利益。事實上,這也是金磚國家成員的普遍共識。”
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經濟學教授丹尼·布拉德洛說,近年來金磚國家之間經貿合作持續升溫,去年9月通過的《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也表示金磚各國將在經貿領域加強合作,為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強勁動力。相信通過金磚國家的攜手努力,必將為世界經濟復蘇貢獻“金磚力量”。
金磚國家發展合作帶動了多邊共贏。2016年,金磚國家對外投資總額約為1970億美元,成為全球對外投資和吸引外資的重要力量。同時,金磚國家相互之間投資也整體向好,2017年,中國和俄羅斯貿易額達到840.7億美元,增長20.8%;中印雙邊貿易額比上年增長20.3%,達84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
共同繁榮在路上
此次會晤期間,各方將就如何實現包容性增長和共同繁榮進行討論,并就把握新工業革命機遇、維和工作組、婦女論壇等新機制進行深入交流。
十年來,得益于金磚合作等因素的助力,非洲的面貌已發生巨變:電氣化鐵路、高速公路、水電站、工業園等一批批基礎設施項目引來世界關注。今天的非洲,不少國家的工業化、城鎮化已初具基礎。許多國家正充滿干勁,努力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夢想。
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大學高級講師本森·巴納說,非洲國家目前的經濟增長是不均衡的,迫切需要減少貧富差距、促進包容性增長。近年來非洲同金磚國家,尤其是中國在各領域合作不斷加深。非常高興看到此次會晤將包容性增長和共同繁榮納入會議主題,希望此次會晤可以產生新機制,使非洲與金磚國家攜手進步。
丹尼·布拉德洛說:“金磚國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幫助非洲國家實現包容性發展,其中之一就是提供基礎設施建設支持,幫助非洲國家加速地區一體化進程,帶動經貿發展。同時,還可以通過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等機制,加強對農業和旅游業等領域以及婦女、青年人群的支持。”
另外,第四次工業革命給金磚國家帶來了巨大機會與挑戰。峰會的主題雖是金磚國家在非洲,更是面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所以整個非洲國家都抱有很高的期待。如已在中國發展成熟的互聯網、電子商務等新興經濟形式,適宜在非洲國家復制,為當地創造就業和經濟活力提供新動力。
去年,中國提出了“金磚+”模式,在廈門會晤期間邀請埃及、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幾內亞、泰國的領導人,出席新興市場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對話會,共商南南合作和國際發展大計。
此次會晤延續廈門會晤合作勢頭,廣邀發展中國家與會,將舉行金磚國家同非洲國家領導人對話會、“金磚+”領導人對話會,力爭讓“金磚力量”惠及更多非洲發展中國家。
東道國現招商機遇
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也給東道國南非創造了難得的招商機會,為進一步激活發展潛力提供契機,中國增長的經驗也對當地有極強參考作用。
為促進南非經濟發展,政府正在大力興建多個經濟特區。業內人士說,中國在經濟特區建設方面經驗豐富,中南雙方在經濟特區合作方面大有可為。
從傳統上來看,南非的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豪登-夸祖魯納塔爾-西開普”經濟走廊,這里的GDP占全國的七成以上。政府希望通過經濟特區建設,幫助經濟平衡發展,盡快帶動全國實現工業現代化。
當前,南非政府已經批準了八個經濟特區,包括庫哈、理查德灣、穆西納-馬哈多、東倫敦、薩爾達尼亞灣、杜貝貿易港等,涉及汽車制造、金屬礦產、海洋勘探、選礦冶金、石油化工等多個領域。
南非人文科學研究理事會的雅茲尼·阿普爾認為:“中國的改革經驗對于南非的工業化發展至關重要,因為經濟特區已經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在借助經濟特區模式實現國家經濟的重大轉型方面,中國是最成功的國家。”
清華大學清華-卡內基全球政策中心中方主任唐曉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中國參與南非經濟特區建設主要有兩種手段,一是加強經驗交流,為南非方面進行專業人員培訓,二是中國企業直接投資南非經濟特區進行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