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通過合理實施疫情防控、穩步復蘇電影產業,我國電影市場消費需求率先恢復,成為世界電影產業眼中誘人的“蛋糕”。
然而,自2021年春節檔假期七天總票房超78億元的火爆后,我國電影市場開始顯著“降溫”。
對票房數據的回落,分析起來無外乎兩點。一是檔期局限。節慶“熱檔期”之后,電影宣發力度減弱、觀眾觀影熱情減退,票房進入傳統的“冷檔期”,數據自然會下降。二是好片不多。受疫情影響,電影產品后續儲備不足,《你好,李煥英》等作品熱度退去后,能進一步刺激市場、實現票房接力的佳作還未出現。盡管如此,相較于海外市場仍未擺脫疫情影響的窘境,中國電影產業仍處于大有機遇的“窗口期”,如何將其變成“黃金期”,是各方需要關注的重大課題。
答案,無疑又回到了電影產品本身。品質過硬的電影內容,始終是最為核心的要素。現實地看,在每個檔期甚至每個月份都有票房和口碑俱佳的優質電影,當下較難實現。一些具有巨大票房競爭力的大制作影片,往往會等待更好的時機投放。目前,國內電影產業的生產力和平均品質,跟不上銀幕增長的速度,也跟不上觀眾日益提升的觀影需求。龐大的中國票房市場缺乏優質國產電影跟進,不僅是對市場潛力的浪費,錯過的“窗口期”更難以彌補。
面臨變局中的機遇,既要有“瞅得準”的好眼光,更需要“攥得住”的硬實力。我國電影產業供需兩旺、良性循環的基礎堅實有力,應進一步減少對檔期的依賴,培養觀眾日常觀影的習慣,通過更多優質作品謀求更好發展,持續釋放市場紅利。這不僅要求從業者在創作端持續投入和不斷精進,還需要進一步令市場主體與國產電影產業發展進度相適應。同時,在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都要有深謀遠慮的遠景布局和優質持久的產品輸出。
放眼國際,中國電影產業應當把握時機,借勢而為。中國電影從票房“大市場”到電影“大片場”,還有不小的距離。創下中國票房最高紀錄的國產電影《戰狼2》,海外票房并不盡如人意。而即便在“冷檔期”,如《阿凡達》等經典海外進口電影擇機復映,其多年后仍舊具有巨大的票房號召力的原因,值得中國電影人思考。在保持和擴大電影票房市場本土優勢的前提下,如何增強中國電影的國際競爭力,也是打造“黃金期”必然要面對的問題。可以利用票房吸引力和產業規模集聚效應,通過從海外引入相關優質人才,或通過合拍、合資等形式,打造世界級影響力的高品質精品,進一步擴充我國的整體電影工業實力,在競爭中彼此激勵和成長。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升、文化市場繁榮發展,中國電影票房總體量實現可觀增長,如何進一步激發產業潛能、用好票房紅利、把握疫情帶來的電影產業“窗口期”,在轉危為機的同時,將“最大票倉”的優勢繼續保持,打造屬于中國電影產業的“黃金期”,仍需更多求新務實的創新實踐。